APP下载

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11-25韩有青

读与写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想象思维

韩有青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中心学校 青海 大通 81010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说过。而创新思维的点滴火花,正是被人类的“想象”所触发而迸溅产生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想象的活生生的个体,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老师,理应创设各种情境,贯彻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能力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营造良好的环境.当今教育的主流是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自己的感受。

1.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把广大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学生回答不好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错误,不要急于评讲,可以利用作业批改激励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去改正,然后再给学生评分。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业做得差的学生,通过老师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做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相信一定会学好数学的。

2.运用合作原理,变个人努力为团队精神

我们要运用合作原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①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研究、讨论问题,互相启发、互相激励。②在活动课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计划拟定、探究研讨,共同克服困难,完成活动任务。③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课外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办数学手抄报,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让优秀生和学困生搭配同桌,便于课堂上“兵”教“兵”,也便于课后“一帮一,一对一”。这也让他们真正体会、明白了“比、学、赶、帮、超”五个字的新内涵。比,不但是比知识,还要比学习方法,比速度质量。要同别人比,也要和自己的昨天比,更重要的是比做人。学,要有方法,有目的,学会从大局出发。赶,要向着自己的目标赶,去努力奋斗,从哪儿倒下就得从哪儿爬起来。帮,就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你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超,就是超越别人,超越自己。

3.运用创造原理,变呆板的学习为创造思维

采用了“问、想、做、评”的创造思考教学模式。(1)问:就是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尝试新的解题方法。(2)想:就是“思考”,鼓励学生思考、想象,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3)做:就是“活动”,运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从“做”中学。(4)评:就是“评价”,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及时予以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到创造带来的乐趣。

当今教育的主流是创新教育,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

3.1 指导观察。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在概念的形成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归纳和分析的过程中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

3.2 引导想象。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

3.3 鼓励求异。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通过一题多证和一题多变,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4 诱发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7、6/13、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7/3、13/6、9/4、25/12),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3.5 欣赏的眼光。我们对待学生,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他,鼓励他发掘自己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只要你相信他,他就会给你惊喜,要告诉学生对待数学要由内而外的去观察,用数学的眼光去对待,你会发现,数学会让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总之,我们的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猜你喜欢

创造性想象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快乐的想象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