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

2020-11-24高子林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数码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网课教学方式资源

高子林 重庆三峡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互联网背景下世界是变小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多了,却也是更加难以区分了,尤其是在这场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改革,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场景。高校课堂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改革的重点,然而却不容乐观,出现这种种的问题阻碍着改革的进展。

一、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1.网课资源参差不齐

计算机课堂网课资源大多数的授课形式比较单一与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优势可言,并且课程的种类还不全,难以满足普遍覆盖式改革,对于学生来说难以对这种形式提起自学的兴趣。高校网课平台建设花费巨大,资源的参差不齐导致网课利用率很低,巨大的资源处于浪费的状态。显然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网课资源质量太差,好的资源属于点式的不能形成一个全链条优秀资源。

2.计算机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缺乏差异化

网课教学是非常方便的,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知识是散落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挑战。网课的教学方式上却没有创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区别不大,唯一的就是学生可以自主的控制学习的进度,然而学习的效果对比之下却是传统的教学质量好一些。究其原因还是网课教学方式缺乏差异化问题,没有创新的改革对教育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教学方式老套、内容生搬硬套建设起来的网络学习平台对于学生来说吸引力明显是不够的。

3.计算机课教学与教师难以兼容

高质量的网课教学普及之下教师的教学受到严重的考验,首先网课的冲击下学生更加不注重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总认为错过了知识到时候网课可以再学习,导致重复消耗了时间却没有提高效率。其次是老师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真实的考核,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课下网课补充,导致老师的教学质量反馈不真实。最后是网课教学的进度、重点章节可能与教师的教学进度、重点章节有很大不同,难以形成一个完美的互补教学。

二、改革实践的思路和方法

1.整合优秀的网课资源

网课资源众多、平台不一,对课程进行评选和评论,毕竟学生作为知识的直接接收者是评价课程好坏最有发言权的。对评分加高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对于授课形式较为新颖的进行着重推荐,以促进优秀网课资源的整合。要想将不同网络平台的优秀课程整合到一起是需要各方的让步和合作的,教育改革部门应该予以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和鼓励。在整合的过程中对课程分类要注意平衡,不能按照重要和不重要的原则划分,应该按照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都是平等的原则进行划分。由此可见在五花八门的网课资源中,将优秀的资源整个到一起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改革来说也是有着质变的推进作用。

2.对创新进行推广和鼓励

创新对于社会中的每个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改革中创新的应用应该得到重视。对于创新的网课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进行着重推广和鼓励,在识别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创新方式和内容不一定适合全部的专业,所以对创新进行推广和鼓励的同时要通过识别来控制滥用创新。创新之前应该是基于一个完善的网络课程系统,要是没有成熟且完整的系统何谈创新。对成熟网课系统的创新内容进行识别后,对其有针对性的推广,并鼓励其他平台多多利用创新,给改革一些新的面貌。

3.网课教学与教师教学形成互补

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师的关系很复杂,既有竞争又有互补的关系,应该扩大互补的关系,合理利用良性竞争互相提高。网络平台建设的再好也不会是完美的,教师的教学再好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那么合理的将网络平台和教师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互补就能最大程度的完善教学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受益匪浅。在竞争环境下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不断吸纳新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被动学习想主动学习的转换。网课平台不断自身的同时,还应该取师教师,对网课内容和方式进行多元化,使其方式和内容更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和网课平台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更好的完成教育学生的目的,使得学生可以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的获取知识。

在改革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应该从增强自身技能水平为原则,以教育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依托互联网+将学习的效率最大化。本文对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问题阻碍着信息化改革的进度,我们依据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对改革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网课教学方式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对网课不能听之任之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我给资源分分类
是什么“网课”让“学生们”好评如潮
营造良好的网课环境须齐抓共管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