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中职美育中的融合

2020-11-24王荣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数码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师资美育资源

王荣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新时代是一个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和务联网(internet of service)为核心的互联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互联网+、云制造、三维打印等热词无不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未来的职业教育我们更加关注的也不再是知识、技能、成绩、大赛、升学率,我们的教育目标必将转为培育“全面的人”上来。“美育”将成为培育“全面的人”不可或缺的一门大课程,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美育的融合是中职美育体系构

一、互联网+搭建现代职业教育美育新平台

2015 年以来,在国家的重视下,各级各类部门为各类学校的美育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类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工作,部分地区和学校美育成效显著。但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各类学校办学实力的差别,领导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中职学校美育的水平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搭建集美育课程、美育师资、美育发展信息为一体的职业教育美育平台是解决问题的一项有效途径。

伴随“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美育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各类美育资源和信息的共建共享。一是建立美育师资平台,实现美育师资资源共享,艺术类(或开设有艺术类相关专业)的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平台共享美育师资资源,一方面为美育薄弱学校提供师资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各个学校间美育师资的交流与互动,为优秀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发展空间。这既解决了各个学校美育师资不足的问题,也促进美育队伍的发展,能够更大效度的发展美育师资的效用。二是建立美育课程资源平台,一方面有实力的中职学校运用智能化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分工合作,研究和开发与中职课程教材配套的美育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将各类资源输送到美育薄弱的中职学校,各个中职学校之间也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互通;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与其他机构的联系,海量收集和筛选与美育课程相关的各类资源,如音乐、美术、舞蹈、喜剧、影视、文学作品等,为学生自我陶冶,自我学习提供个性化需求资源;三是建立美育协同育人平台,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学校、社会、家庭的美育功能和资源,将专业美育、生活美育、社会美育相结合,社会机构提供前沿信息,为中职美育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学校美育提供系统课程,更多为中职生审美情趣培养的空间,家庭是美育在生活中的延生和实际应用,是对前两者成效的检验。

二、智能化不断拓展美育教学空间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范在智能覆盖社会各领域。智慧课堂已悄然在校园内兴起,智能机器人进入课堂已不再是畅想,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智能化移动媒介已成为了教学常规化媒介,人们的学习空间获得了空前的扩展,智能、虚拟与现实已逐步走向了融合,这些都为美育教学空间的无限扩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伴随着学习资源和学习媒介的日益变化,过往在美育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口口相传,手把手传授,面对面讲解等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是美育教学的唯一选择。一是虚拟学习环境的构建,借助人机交互技术,为美育构建虚拟学习环境,通过各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媒介,运用VR、AR、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一方面为学生美育营造身临其境的虚拟学习情景,另一方面为学生的美育体验和实践创建起实时互动的学习平台。通过虚拟情景的构建,能够进一步解决部分中职学校美育硬件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更直观的美育情景感受和体验。二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在美育课堂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信息技术是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手段成为了可能,学生在课外能够通过看视频、听播客、阅读电子书的形式学习,还能够通过网络与同学进行讨论,查阅需要的材料,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更高,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三是促成了教学交流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只能是当堂课的师生之间的沟通,因为课堂时间和空间的有限,师生沟通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这样的局限,学生们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教师进行无空间和时间障碍的沟通,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网络上进行提问,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能够通过各类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课堂教学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另外,师生关系也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中,可以通过各类美育平台选取合适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建立起更广阔的师生关系,研学关系。

三、大数据覆盖美育工作评价始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中指出要建立美育质量监测和督导制度。中小学校美育课程开课率已列入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各地要将其作为对学校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国家鼓励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对美育质量进行监测。对美育目标达成质量和美育课程实施是中职学校美育工作评价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评价的美育目标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审美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等,美育课程包含了艺术美育课程、专业素养课程、人文素养课程等。传统的问卷、访谈、测试等手段,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美育评价需求,要对美育进行始终的监测和评价,必须得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筛选、分析和评估。

在中职学校的美育工作中,我们一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美育的课程进行管理,建立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美育课程体系和资源,对课程和资源实施动态化的管理和监测,对美育课程的开出率进行监控。二是可以对美育课程的对象实施全程全方位测评和监控,以此来测评中职学校美育实施的效果,一方面对学生在中职阶段接受的美育进行过程的监控,包括接受美育教育的途径,内容,时间等;另一方面,对美育的效果进行监控和测评,如学生对美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对美育教师及课程的评价,对以审美素质为核心的美感体验水平,艺术感知水平,专业技能水平,人文情怀的成长过程等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使美育的质量检测尽可能与学生实际审美活动过程相伴随,与审美活动成果数据直接相关。三是将实施美育前后学生的各个方面发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美育实施前后学生的综合素养所发生的变化,美育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产生的影响。

猜你喜欢

师资美育资源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论公民美育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给资源分分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