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活动模式”助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
2020-11-24张贤玲
张贤玲
(河北省廊坊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 河北 廊坊 065000)
此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运用“小微活动模式”培养3-6岁幼儿生活习惯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立项编号:1704115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应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教师如何在新形势下将专业理念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来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呢?结合现状,我园开展了省级课题“运用“小微活动模式”培养3-6岁幼儿生活习惯的实验研究”的研究活动。“小微活动”模式将带给教师全新的视角与实践,今天,本文将以《叠被子》为例,浅谈“小微活动”在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的方法建设。
1.呈现方式卡通化
卡通动画对幼儿而言,似乎有一种超强魔力,因为,动画片的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孩子的生理和思维发展都需要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感官刺激,因而特别喜欢能引起视、听、动觉多通道感官刺激的动画作品,为了激发幼儿主动自己叠被子的兴趣,结合幼儿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设计了跳跳和笑笑的为主人公的手偶动画片,通过跳跳和笑笑遇到困难(不会叠被子)——学习办法(请张老师示范)——解决困难(叠好被子)的动画展示,幼儿在观看动画片的愉快情绪下,激发学习叠被子的兴趣。
2.示范动作视频化
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中,幼儿学习叠被子时,老师会把叠被子的方法进行集体示范,但是班级人数过多的客观因素,很多幼儿看不到正确叠被子的方法步骤,基于这种原因,很多老师会选择小组教学的形式,分多次不断的示范来让每个幼儿都能学习到正确叠被子的方法步骤。但是,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幼儿过多的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因此,把《叠被子》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全体幼儿在集体学习活动中,一同观看、学习叠被子。
微课其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解决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同时可以随时提取学习:在区角学习活动中、在家园共育的活动中,微课可以随时观看,随时学习,多次重复观看,可见,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有利于幼儿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以及家园共育。
3.学习内容童谣化
童谣自古以来就是孩子们喜欢的艺术形式,幼儿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不自觉的哼唱起来,因此在幼儿教育中,适当的运用童谣教学,充分发挥童谣的教育功能,让好的童谣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为了让幼儿记住正确叠被子的方法步骤我创编了《叠被子》儿歌:小被子,平铺开,身在里,被在外,双手一起叠起来。近长边,向前折,远长边,向后翻,小小被子叠三折。左短边,向中折,右短边,向中折,再次对折变方体。拉一拉,拽一拽,推一推,摆一摆,小小被子叠叠好。
《叠被子》的童谣,采用了多组反义词的对照形式展开,童谣格式清楚,节奏鲜明,在“里外”“长短”“远近”“前后”和“左右”的诠释中清晰明了的介绍了叠被子的方法步骤。
4.生活习惯规范化——“一微三辅”模式效果突出
使用微课开展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向家长提出了家庭教育指导建议、亲子游戏、绘本推介三方面的辅助教学。
4.1 家庭教育指导建议——贴近现实。《叠被子》的活动中我们在班级微信群中向家长提出以下指导建议:
指导1:家长要知道,让宝宝学习叠被子就和宝宝学习走路一样,要循序渐进,不能过于着急。指导2:家长要为幼儿准备和幼儿园同样标准的小被子,这样才符合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指导3:建议举行一次叠被子比赛,爸爸、妈妈、幼儿一起比,看谁的被子叠得又快又好,幼儿是非常喜欢这样的比赛的。
4.2 亲子游戏——爱上小被子。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产生对小被子的喜爱,我们向家长分享了《摇摇船》的亲子游戏。
游戏玩法:选择结实的小被子,爸爸和妈妈分别抓紧被子对边的两个角,幼儿躺在被子中间,家长用被子把小朋友托起,左右摇晃。摇晃的过程中可以朗诵儿歌。
该游戏虽然玩法简单,但是乐趣无限,幼儿在“摇摇船”里,感受摇晃的愉悦,同时拉近亲子关系,爱上小被子。
4.3 绘本推介——原来小被子的故事这么多。结合被子主题,我们推介《香香的被子》《我的梦幻被子》两本绘本,充满童趣的故事,让被子更加神秘、可爱。
实践证明,“一微三辅”的“小微活动”模式,操作方便、效果突出,本“小微活动”可以在适合的平行班级中进行重复使用,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习得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实践发现,《叠被子》的“小微活动”,对幼儿学习叠被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与实施,通过看微课、读儿歌、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形式,在学一学、做一做、玩一玩、读一读的过程中,让幼儿在看、听、说、练的实际活动中得到熏陶,并且乐于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