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及分析
2020-11-24李发光
李发光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水泉小学 甘肃 武威 733206)
1.课堂提问的频率过高且随意性大,提问目的不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概率非常低,大部分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向老师主动提问的现象十分少见。我们还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快速结束提问,总的看来,大部分老师喜欢让学生集体回答,其实这种方法有它自身的缺点,有的学生只是跟着大部分学生说出答案,一旦让他单独回答,便难住他了,时间久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愿动脑,因为老师的提问能够很容易地“应付”过去。所以建议老师谨慎使用集体回答的方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采用多种提问方式,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有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为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事实上,这样的课堂看似活跃,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虽然一直提问是让课堂处于了一种互动的状态,但一问一答的方式却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并不能促进预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生成,更别提发展学生的思维了,任何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行为对课堂效率的提高都是没有帮助的。
新课改后,课堂提问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还是有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提问是否有效,跟提问数量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新课改的认识并不正确,这导致他们在课堂上不顾提问的质量,而进行了过量的提问,过多地进行课堂提问,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只会让学生更加迷茫。出现一系列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目的并不明确,对课堂提问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从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入手。
2.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较随意,提问水平偏低
有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问题的设计十分随意,很多提问并没有明确的目的,这些问题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问题比较单一,也不知道提问的目的,提问的内容简单重复,没有一点新颖之处,这样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似乎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但实际上这样的提问没有任何意义,对提高课堂效率几乎没有影响,这种“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类型的提问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无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没有任何帮助。还有一种提问,是从教材中设置的案例提问,这种提问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为学生在之前就己经通过预习知道了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提问同样起不到任何作用。
对于教师提问的类型,只有极少数教师会提创造性问题,有的教师会提问理解性问题,而绝大多数教师则表示他们更多地提记忆性问题,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提问的水平还偏低,他们更倾向于记忆性的问题,这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而理解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由于问题本身的难度原因,很容易挫伤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还要注重问题的针对性,突出教学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和小学生学习内容重难点。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考课程的重点难点,结合教学目标,用心设计出适合学生的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这样的问题才比较科学。另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充分吃透教材,设计出来的问题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符合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候答时间也要适宜,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提问之后要进行积极引导,确保问题面对的是绝大多数学生。
3.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的提问,只是提问,对提问的过程并没有什么认识。关于教师提问所花费的时间及提问的频次,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其实教师自认为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并不达标,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对课堂提问的次数不清楚,也说明部分教师的行为和理论其实是脱节的,他们并没有将课堂提问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无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更不可能根据课堂的状况随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可见他们并不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提问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给出的侯答时间更加不乐观,思考时间过短。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表明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对提问的目的并不是很明确,需要我们从教师对问题的认知入手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