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生成性教学的误区之原因分析
2020-11-24靳明文
靳明文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水泉小学 甘肃 武威 733206)
1.教师认识的不全面、不透彻
1.1 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三维课程目标的误读。“以生为本”最大的体现就在于新课标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达成过程与方法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基础,是学生经历、体验学习过程,形成学习方法的前提;也是提高能力,酝养情感、形成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是教学的核心环节。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中介机制,也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关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学的根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逐步形成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的动力,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即依赖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标的实现,又为其提供支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三维目标认识不足,对三维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不准确,极容易将三维目标又统归到一维”的思想上,认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需要时间,为了不影响知识与技能教学的进度,只好把时间分配给知识与技能教学;或是“三维目标”在一堂课中的发展多半是不平衡的,必然突出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必然是知识与技能;另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难以考查也成为一种理由。这往往是造成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只注重英语知识目标的生成而忽略其他目标的重要原因。
1.2 对生成性教学理论的理解不透彻。生成性教学在我国开展以来,已经走过了十来个年头了,但我发现许多教师无法在英语课堂上较好地实现课堂的生成,主耍还是对生成概念认识的模糊,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生成即引导学生往标准答案上靠拔。部分教师认为教学中的生成就是,在备课时对课堂内容做精心的预设,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以教案为依据,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或是标准答案。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与生成性教学的实质相背离的。生成性教学强调课程与教学要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和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和教学“创造”、动态生成”和“改造。
(2)生成即对教学预设的全盘否定。生成性教学反对传统预成式教学的封闭、保守,强调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谁也无法控制或无法预料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因此,一些教师认为,既然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很好的预料到教学下一步的走向,那么教学可以不需要预设,任凭课堂自由发展。这样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因为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既是矛盾,又相互统一。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
2.教师自身素养滞后于生成性教学的实践要求
生成性教学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提出的,这无疑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着新教学思想的来袭,一线教师们似乎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三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即教学设计能力、教育机智和教学反思的能力。生成性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具备更髙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是处理好教学屮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以及创设基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如果没有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就不能在课前进行精心地预设,就在贴近学生现实世界的教学情境中创造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没有课堂上的精彩生成,这样的课堂就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成性课堂。如果教师不具备课堂应变能力,发挥教育机智的作用,无法捕捉课堂上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就容易漠视、边缘化课堂中的非预设性生成。
3.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无论是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社会,总是把升学率作为评判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结果导致学校、教师、家长都热衷于以分数论英雄,一切教学活动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不停地转,却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结果是教师想要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践行英语生成性教学的思想,但是受到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才出现了在课堂上只追求知识目标生成的现象和漠视课堂费预设性生成现象。部分教师表示十分无奈,想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局面,尝试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追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又不敢触碰、违背“以分数论英雄”的铁律,因此最为常见的做法就是“不穿新鞋,走老路”。“以分数论英雄”的局面无法改变,则导致了课堂上还是教师控制的局面。仅仅只是将学生的思路往标准答案上引导,实际上又将教学实践回归到了单向的传授过程上,忽视了学生的生成资源,抹杀了学生创新的欲望,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