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质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精细化
2020-11-24赵璟琴
赵璟琴
(青海省西宁市第九中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细节决定成败。其实精细化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这种管理理念,它是建立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之上,并将常规模式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措施。精细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质量、重效果,讲求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做到最佳。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精细化,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备课
提到备课,自然会想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前二者历来被教师们重视,但对于备课要备学生,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也是当今讲求精细化的一个薄弱点。因此,备学生应该是备课的一个核心,老师在备课时要从所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备课之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新教材的特点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具体的语言情境,老师在备课时也要充分了解学生,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次要分析学生,包括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点、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等,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服务于教学。备课时要把备学生与备教材结合起来,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学生去挖掘,去创造。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2.从语文听说看和实践入手抓课堂精细化
课堂教学是语文课的主阵地,如果失去了阵地,语文还谈何生存、提高。要想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抓住,除了要有较强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最重要的是课堂设计,只有课堂设计多样化,不是千篇一律,每一次都能给学生新鲜感,这样学生才喜欢学。课堂的精心设计,除了教师以外,还应该有学生的参加,教师可以把课前几分钟完全交给学生支配,供他们自由的发挥;内容可以是针对中考进行的知识梳理、积累,也可以是演讲、朗读、表演等等。这样,语文提供了一个学生展现才能的舞台,学生课下的精心准备,既让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还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其次在讲课的形式上,让学生说,让学生思考,动手,告诉他们,课堂上表现的不应该是教师,学生才是课堂上的真正主人,他们能做的事情,就让他们做,教师绝对不可以包办。
3.在语文阅读中注入精细化理念
书读得有滋有味,心无旁鹜,沉于文中,或吟或诵,口随心动,气随意发。越读越有味,“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感情朗读”!可惜的是,平常是很少见到有这样的读书情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上,教师的第一要务便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进而学会阅读。阅读形式有很多,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才能有层次性的训练,并激发出对语言的无比热爱之情。阅读教学的精细化,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交流。其次引导点拨要及时,将学生阅读感悟引向深入,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最后加强朗读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4.作文教学精心指导
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很多学生最怕写作文,因为他们没有写作的素材,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如何改变这种现实呢,可以按以下的大致步骤实施:
4.1 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在学生的生活里,快乐的游戏,有趣的活动,熟悉的伙伴,以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观察和描写的对象。乃至日月星辰、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山石水土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
4.2 精细指导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语言表达,要遵循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由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可以看到: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4.3 以精细化阅读为基础,强化作文基本功。阅读重在“吸收”,作文则重在“倾吐”。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文能力和阅读能力是相适应的,然而,如果放弃推进精细化阅读教学,而孤立地抓住作文训练是不可取的,也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
综上所述,只有精心、精细,才能出精品,才能切实改进创新语文教学的不足;只有精研、精确,才能有精创,才能避免语文教学的盲目和低效。语文教学上的精细化增强了师生的责任意识,无形中促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而形成一种带动学生良性发展的健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