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对策

2020-11-24武威市凉州区柏树镇九年制学校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案例课堂教学

○ 武威市凉州区柏树镇九年制学校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显得愈发重要,也更加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初中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具备相应的认知和了解。这是因为在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世界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第二部分是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地球在人类生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能够让学生们主动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地球上的资源。

一、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拉近了世界人口之间的距离,且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问题等均与地理学科息息相关[1]。

环境破坏不仅会打破人类生活环境的平衡,而且会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详细给学生阐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投入足够的精力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积累量,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虽然初中地理课程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其产生的影响较为深远,主要是因为地理知识较严谨,且内容丰富,如果在学习中不得法,将严重影响个人发展,因此教师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等意识,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中过于重知识、轻实践。在当今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试教育的理念仍然存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过多地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很少涉及到实践操作的教学。由于教师往往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当今社会中的地理研究新成果、新的地理科学技术几乎不涉及,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实践,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只会降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基于素质教育这一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更多地是要注意去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化的地理知识联系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切实感知身边的地理知识[2]。

2.教学中重讲解、轻互动。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识以及和地理知识相关的资料和现象,从而能够让学生们意识到地球对我们人类生活具有多么大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然而,在实际进行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如,首先,教师故步自封,教学上没有加入合作探讨的模块,更没有实践活动,这与当下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不利于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3]。其次,在当今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考试竞争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地理知识,而不是为了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而学习地理知识,这样并不会让学生意识到地球对我们生存具有多么大的作用。因此,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教师不能只站在讲台上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讲解,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只有多进行合作、互动,才能更好地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三、素质教育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对策

1.优化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现多元和层次。基于素质教育这一背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优化课程内容,应当将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践活动内容进行合理分配[4]。从一方面来讲,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关注当今时代有关地理方面的最新知识,然后把适合的地理研究方面的新科技引入课堂教学中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课的奇妙之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另一方面来讲,在初中地理教学的方式上,教师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优化,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交互设备,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各种图标,甚至是详细的图示内容,从而更加有利于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

2.强化体验式教学,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讲解相应的地理课程知识,然后让学生下去自行消化,但是如果学生们理解不透、消化不了的话,就会堆积在一起,长期下去也会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也就是通过相应地理教学情景的模拟,来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感受地理教学的规律,并从中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多么奇妙,以此来渲染出欢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吸收地理知识,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与此同时,教师的授课不应该局限于三尺讲台,还应经常鼓励和带领学生贴近自然,走入生活,以加深他们对大自然的了解[5]。

3.完善硬件设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非常重视教学时间与教学课程的统一性与固定性,授课教师无法灵活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不利于地理教学的开展。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学校非常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个性化教育,转变统一、固定的授课制度,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理念的更新,能进一步完善初中地理考试制度,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素质教育改革既为教师带来挑战,又为教师带来机遇,因此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地理教师参与专业培训,以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转变教学理念。

此外,学校在不断加大初中地理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软环境,多方位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4.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在进入21世纪后,人们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教师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多种高新科技。

初中地理具备时空性、地域性等特征,因此,地理教师需打破微观的限制,从宏观的角度,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把握与理解。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地理知识以动态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具体了解地理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度与实践能力。

此外,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覆盖学生的课前与课后时间。如,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取的是走班制,一个地理教师负责好几个班级的授课,严重影响教师的课后辅导工作。因此,初中学校与地理教师要非常重视网络技术的建设,地理教师也可利用学校网站设计地理课程的主页与论坛,划分成课程预习、课程复习、资料搜集以及作业完成等部分,教师将相关部分上传页面供学生浏览与学习,而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网页浏览情况与下载情况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研究学情,从而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5.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要针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研究,因此,地理教师需要具备耐心与细心,将真实案例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促使学生发现教学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本土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学习情景的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在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某些问题时,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利用地理知识进行解决。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注意案例与实际生活的贴近性,既能够给予学生真实感,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参与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注重本土案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重视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眼界,有利于学生融合多种学科。如果再加上国际案例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地理知识,掌握地区差异与时区差异,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建构起极具个人特色的地理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

因此,做好本土案例和国际案例的使用,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新鲜感,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从而有效避免学生的畏难情绪,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除此之外,初中地理教师也要对地理教学知识内容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学生们进行更加有效的素质教育,最终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面对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经过正确的指导和教学,让学生们对世界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案例课堂教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