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的金钥匙
2020-11-24山丹县东乐镇五墩小学
山丹县东乐镇五墩小学
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提升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这是广大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告诉我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成绩论英雄,尤其要关爱学困生。其次,要和学生多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学生的“大朋友”。再次,要真诚地爱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心理,做学生人生路上的“向导”。最后,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教师要走下讲台,和学生打成一片,积极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些都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举措。
二、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离开生活,数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实践证明,所学的知识越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贴近,学生就会对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创设适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索、归纳总结,进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比如,教学“平均分”一课时,笔者在教学伊始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平均分”的概念,而是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明明家里共有四个小孩,今天明明妈妈买回来了一包糖果分给四个小孩吃。明明给自己和大妹妹每人分了四颗,二妹妹和最小的妹妹每人分了两颗。二妹妹和最小的妹妹不干了,觉得不公平。那大家觉得公平吗?怎么分才公平?学生讨论后得出答案:应该每人分三颗就公平后,笔者引出课题:分的每一份都一样多,就叫“平均分”。显然,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理解概念更容易,记忆会更深刻,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三、重视直观教具的运用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有时候仅仅凭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学生很难理解。而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借助直观的物体作支撑,因此,要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就需要搭建抽象知识和学生形象思维之间的桥梁。而直观教具的利用,就能将这一过程变为现实。
比如,教学“所有的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一结论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一结论,学生不易理解,也不容易记住。为此,笔者组织学生动手制作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剪纸、模具,通过对折实验来证明、学习。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表现积极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介绍数学史、数学家轶事
给学生生动地讲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数学家轶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例如,教学“负数”时,为学生介绍负数的发现史,并告诉学生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又如,教学“圆周率”时,给学生介绍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人。直到一千年后,这个记录才被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和法国数学家维叶特所打破。记载祖冲之对圆周率研究情况的古籍是成书于唐代的史书《隋书》,而现传的《隋书》有元朝大德丙午年(公元1306年)的刊本,其中就有和其他现传版本一样的关于祖冲之圆周率的记载,这些事实都证明了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卓越的成就。
五、及时复习
学习兴趣是建立在能懂、会做的基础上的,如果完全没有头绪,就不会产生兴趣。而及时复习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重要举措。从这一方面来说,及时复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的一个手段。由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即在学习后短时间内遗忘快,以后逐渐减缓。因此,每天教师要提醒学生首先积极试着回忆。即在当晚把上课传授的内容重现一遍,以检查听课效果。其次,仔细阅读教科书及例题、典型题例,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再次,认真整理笔记。听课笔记是很好的复习资料。每天上完课后,将笔记加以整理和提炼,使其成为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练的资料,便于今后复习。最后,改进复习方法。复习方法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学习材料本身,因此,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