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020-11-24山丹县幼儿园
山丹县幼儿园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综合性较强,一个故事可以包含许多知识,促使教学从重知识的接受性转向重综合能力的启发性、从单一的认知转向多维的思维性、从机械的决定性转向互动的交往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如此之多的“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条件,使之成为可能。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课程资源不仅仅是单一的书籍、教材,还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诸多内容,这决定了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此,主要有“取”“学”“授”三方面的作用。在“取”的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幼教资源,使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获得相辅相成的网络资料的支撑和帮助,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等;在“学”方面,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现在的教学环境和要求,而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学习更多的授课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授”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使得课堂更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进而增强教学效果。比如,课前,教师整合本课教学内容、语言知识,并设计多个相关课件,让幼儿通过观察进行自主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软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对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提出看法,为完善教学方案打好基础。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忽略了与学科的整合。整合就是根据学科需要,充分发挥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媒体的作用,使其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现实中,有的教师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特别是公开课,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应用,结果事与愿违。
2.重视“技术含量”,忽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重在其“实用价值”。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用一般的Power point等简单软件即可完成的课件就没有必要采用其他更高级的软件,只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即可。但在实际应用中,有的教师制作课件,特别是为了课件的评比,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认为软件越高级、会的人越少,越能体现自己的能力。由于关注点在“高科技”上,就会或多或少忽略了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的运用。显然,这偏离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
3.忽视了教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教学课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制作的课件,另一种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制作的课件。从应用的数量来看,前者居多。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辅助工具,为教学注入了活力,增强了教学效果,但如果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就由过去的“人灌”变为现在的“机灌”。如果信息技术的演示代替了幼儿的主动思考,一堂课下来看似什么都有,幼儿的实际收获却不多,这正是课堂教学的大忌。
4.信息技术代替实验教学。实验是为了让幼儿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取知识,它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所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往往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模拟实验的过程或播放录像等形式演示给幼儿看,这根本无法达到实验教学本身的目的,而且也失去了实验的“过程”意义。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应用中应重视的问题
1.高度重视各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幼儿自主学习,幼儿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
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结合,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使大批创新人才成长。因此,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为指导。
3.结合学科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应该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新型教学,这样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4.学教并重,且行且思。将“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方案。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自终地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