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
2020-11-24杨中南
杨中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大桥镇大程小学 广西 宾阳 5304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作为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核心素养内容,使学生不仅理解并掌握数学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同时也具备灵活运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巧妙创设情境,揭示计算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计算练习相对枯燥,小学生无法深刻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乐趣,影响了小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小学数学老师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学习价值,进而积极地参与到计算教学中来,老师可以在计算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在情境中感知到计算不仅仅与学习相关,同时也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老师巧妙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将计算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素材中体会到计算的意义。
比如四年学习“运算定律”这节课时,老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去体会加法交换律。小明要去文具店买文具,本子花了5元钱,笔花了2元钱,橡皮花了1元钱,一共花了多少块钱?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列出算式5+2+1=8元,老师提出疑问,那么如果小明买本子花了1元钱,笔花了5元钱,橡皮花了1元钱,那么一共花的钱数有变化吗?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思考对加法交换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深切体会到计算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2.重视思考探究,体验计算生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有限,对于抽象的数学算理理解起来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小学计算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亲历算理和算法的探究,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计算中的定理并在探究中发现简便的计算方法。老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指引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在顺利完成自主探究,并体会到计算中蕴含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比如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老师可以几道简单地计算题目来带领学生推导出本节的两个乘法运算定律。老师列举出25×16=?16×25=?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个式子比较相似,计算后得出的结果也相同,只是数字交换了位置,随意列举其他的式子发现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因此推理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会发生改变”的结论。而将算式中16拆分为4×4则能够将算式简化为25×(4×4)快速得出计算结果为400。学生通过亲自计算发现计算中蕴含的算理,在思考探究中体会了数学计算中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3.借助数学游戏,提高计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老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数学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完成计算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比如老师针对小学生设计了“小青蛙跳池塘”的数学游戏,老师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然后选定任意一个学生随便报出一个1-100之间的某个数字,然后从左到右学生依次进行报数,当数字中含有“3”或者是“3”的倍数时,学生不读出,直接下蹲并说“呱”,当某个学生出错后则再次随机报出一个数字,游戏重新开始。在数学游戏中不仅能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对加法和乘法的计算进行了练习,学生在数学游戏中体会到计算的乐趣,进而对数学计算激发起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去学习运算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4.开展多元训练,提升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口算和估算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掌握的基础计算能力,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是培养小学生数字感知的重要方法,而口算则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学生在口算和估算中深化算理、算法,在笔算中强化计算能力,因此老师要对小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估算和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老师可以通过数学竞赛游戏的方式来对学生展开估算和口算的练习。老师可以组织“超市大卖场”活动,为学生准备一些数学卡片,每个卡片上一些商品的价格,老师说出一个总价后,需要学生挑选出合适的商品并进行总价的估算,对于估算正确的组合,老师组织学生通过口算进行快速计算,并安排学生针对口算的结果进行笔算验证。在数学竞赛游戏中,分别练习了估算、口算和笔算,学生在竞赛中锻炼了自己的反应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数学计算能力,在寓教于乐的多元化训练中,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练习带来的成就感,激发起学生对计算训练的学习兴趣。
总结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和求知欲的指引下积极地参与到计算的学习与训练练习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数学活动学生拥有了基本的运算能力,实现了学生计算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