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初探
2020-11-24天水市建设路第二小学
天水市建设路第二小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好数学知识,首先必须掌握数学概念。然而实际教学中,由于数学概念都是枯燥、抽象的代名词,教师也只是一味地将概念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述,导致学生对概念不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注重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新课标指出:“在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从特定对象本质入手,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概念定义。”可是,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注重的是技能、技巧的训练,课堂上只讲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结论,不讲数学知识的实际来源和应用方法,“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因此,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改变自己陈旧的教学观念,首先自己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并将之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也认识到学好概念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深挖教材、吃透教材,找到突破概念教学的切入口,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了解概念产生的原因,经历概念产生的过程,形成概念的实质性结论。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时候,笔者先考虑到“分数乘法意义”第二种情况的重要性,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的重要性,于是将教材内容改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们,今天孙老师买了三桶水。一桶水12升,那么3桶水共有多少升?”学生很快列出式子,说出了正确答案。笔者继续提问:“老师买的水过了五天,只剩下桶水了,那剩下的水是多少升呢?”学生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只有个别学生用平均分的方法,列式得出6升的答案。这时理清算理、讲清概念尤为重要,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每桶水的体积×桶数=水的总体积’。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买6桶水可以列式为‘12×6’,买7桶水可以列式为‘12×7’,买8桶水可以列式为‘12×8’,那么,买桶水应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正确的式子以及答案。之后,再结合教材上的直观图,引导学生理解:“桶水就是半桶水,即12L水的一半,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12L的。”此时,“12×可以表示12的”这一教学难点就解决了。
二、巧妙设计课堂内、外练习题,让概念回归生活
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围绕概念,面向全体学生,巧妙设计出有质量、有梯度、能体现主体性、过程性、发展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彰显数学概念应用性的练习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时,笔者设计了闯三关的课堂练习:
第一关:“小小判断,我能行”
①表示单位“1”的物体只能有一个。( )
②把一个西瓜分成5份,小明吃了其中的3份,小明吃了( )。
③分子相同的分数所含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
第二关:“我分析,我快乐”
单位“1”跟整数和分数的关系?
第三关:“猜猜谁的萝卜多”
小明说:都表示单位“1”,哪堆萝卜多呢?
三、在实践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牢固数学概念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时候,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因数、倍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概念之后,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我是小小设计师——把自家的客厅铺上地板砖”。这次实践活动,学生收获颇丰。其中一个学生动了脑筋,算出了客厅的总面积与方砖的面积,最后确定了方砖的数量为33块,可他家实际用了35块。于是他提出了质疑,笔者笑着告诉他铺地砖就是为了美观,让他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如果用33块能否达到美观的要求。第二天,这个学生得到了完美的答案:“33块砖也能将客厅铺满,只是有一行得补补丁,比较难看。如果考虑到美观大方,就得35块。”可见,联系生活学数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同时还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