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听障高中生的习作自信心

2020-11-24天水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甘肃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序手语高中生

天水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听障高中生由于听力受限,所以写作文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写不出事物的特征,为了建立他们的习作自信,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听障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创造开放环境,提供充足写作素材

学校应该想办法让听障高中生多接触社会,一方面可以直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能够使他们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百态和大自然的奥妙,丰富学生的阅历,引导学生对所见所闻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写作的内在动力。有了写作素材和写作动机,学生才会逐渐喜爱写作,从而建立习作自信心。

二、改革教学方式,科学设计训练题目

听障高中生写作时受到手语的局限,作文语序不畅,教师在教授作文的时候,要尽量使用语序正确的手语。另外,教师应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词语意思的理解、词语色彩的判断、语法结构的教导等,让听障高中生学会正确写出每一个句子。教师可以根据听障学生的思维和发展特点,适当放慢教学速度,但不能放低对作文写作能力的要求,更不能因为听障高中生写作能力不足而放弃对他们的作文教学。例如,教师可以以作文素材为话题和学生一起讨论,通过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思维。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教师从“你觉得你是一个幸福的人吗?”“你什么时候最幸福?”“和谁在一起最幸福?”等问题入手,打开学生思维,引导听障学生回忆曾经的幸福时刻、幸福的人、幸福的事。由于学生经历不同,幸福的人和事自然也不同,因此习作内容也丰富了。学生打开思维后,再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幸福写下来。由于听障高中生把手语和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较为困难,会出现语序混乱等现象,此时教师就要在语言和写作技巧上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这样多角度引领听障生思考,使他们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挖掘出作文的生命力。

三、关注家庭教育,给予学生关爱和期望

很多听障学生家长因为心理或经济压力过重,加之不懂手语,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少之又少。学校要努力创办家长学校,让家长学会手语,鼓励、引导家长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密切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同时,引导孩子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并且及时记录生活,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他(她)而骄傲,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勇敢接受生活和学习上的挑战。这样才能培养听障高中生积极、自信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建立习作自信。

四、巧用网络资源,补齐学生写作短板

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听障高中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通过QQ或微信聊天,加强学生与老师、家长、朋友的联系,让他们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有引导地支持听障高中生获取网络信息,增加他们的见闻,使网络成为他们获取写作素材的一个渠道。这样既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也能使他们因别人的关注而提高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自信。

五、开展评改活动,提升习作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特别重视对学生习作的批阅和点评,以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予以充分肯定和表扬,让听障高中生充分体会成就感带来的心理愉悦,克服习作畏惧感,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习作充满信心。其次,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堂讲评,充分发挥身边的榜样作用。讲评可以是优秀习作,也可以是有一定特点的习作,既可以讲评整篇习作,也可以讲评习作片段。讲评要充分调动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参与。可以是教师示范引路,交给学生方法,养成一定习惯的基础上,充分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以及课后评等丰富的习作评价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乐趣,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最后,教师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深入修改习作,将教师点评、自评、互评的意见落实到反复修改习作的实践活动当中,以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自能作文”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猜你喜欢

语序手语高中生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