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程资源 提升语文素养
2020-11-24武威市凉州区东关民族小学
武威市凉州区东关民族小学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教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主要有教材资源、课堂资源、课外活动及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等,积极挖掘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教材、课堂、课余活动中挖掘课程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
一、教材资源
教材源于生活,内容丰富。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悟,去体验。教科书、教师用书、教材辅导用书、练习册、科普读物、校本教材、教学挂图、教案等都是重要的资源,教材以课文、语文园地、趣味语文等形式向学生提供信息内容,让学生去体验,如在语文园地里设“探究与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的一些规律。如“日”加一笔变成新字,“口”加两笔变成新字。学生在发现规律后,马上查字典,会找出许多字,这样会给学生很多主动探索的机会与发展的空间。
二、课堂资源
课堂动态资源很重要。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生活实际进行选择,针对有价值的问题及时引导和点拨,开发生成性资源并拓展和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外,给学生一片新的天地,促进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使课堂教学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如《金色的草地》教学中,有学生不解地问:“蒲公英为什么会在不同的时间开花、合拢?”于是,教师可让学生交流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后指导学生去田野或公园观察,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找找有关“蒲公英”的图片、文字等。
三、课外资源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外,整合有价值的文字、图画、音像、实物景观、实践活动等,把学生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增知识、长才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充分利用校内课外活动资源。校内课外活动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在平日创建学生自我管理平台,注重班干部管理,指导他们自主开展工作,建立班长轮流值周制,创建特色班集体,如学习、纪律、卫生、公物、文艺、图书等管理小组。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并组织旨在关注成长、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发展需求的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如文明礼仪、习惯养成、学会感恩、珍爱生命等。
2.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及工具资源。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下载富有参考价值的实例、课件等,并加以改进和利用,如可引导学生在一些探究活动中借助计算机访问、查阅、处理一些资料,解决一些问题,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观察、实验等自主学习,去获取知识。
3.注重家庭资源,提升语文素养。学生的成长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在资源开发中决不能忽视家庭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结合家务活动使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孩子对家中的物品及家务等再熟悉不过了,当教“一言九鼎”“钟鸣鼎食”等词语中的“鼎”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鼎”的外形特点以及使用方法等。实践告诉我们,凭借学生的见闻、经历体验、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等,使理解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4.积极挖掘社会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社会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会、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布告栏、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都是重要的资源。例如,武威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等,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铜奔马是中国旅游标志,西夏碑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的稀世珍宝,白塔寺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等。这些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调动学生各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