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乡土历史优势 摆脱历史教学困境
2020-11-24渭源县莲峰中学
渭源县莲峰中学
一、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
1.应试思维影响严重。在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思维的影响,未能树立新型教学理念,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把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置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于不顾。
2.部分教师专业素质较低。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专业素质较低,教学手段落后,多是照本宣科,还有一些教师并非科班出身,对历史教育的核心——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理解不到位,难以有效指导学生。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长期以来,历史课程并不被学校、学生和家长所重视。很多学校的领导未能理解历史教学的真谛,想当然地认为历史教学就是让学生记忆一些历史知识,而历史课是“副课”的观念也影响着一些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加之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师教学方法简单落后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这种情况已严重影响到历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及历史学科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的运用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学校教育正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其间,也产生了很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弊端日益凸显,已难以满足现代教学和考试改革的需要。要想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社会技能,历史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掌握新方法、使用新材料,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特别是学生身边的资源来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徐特立说:“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仅依靠历史教科书这一教学资源,并不能真正地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还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家乡历史的厚重,认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用心感受历史的价值。
多种多样的乡土历史资源为历史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从而有效地发挥乡土历史的作用。
1.利用乡土历史进行国情、乡情教育。如,在学习“抗美援朝”一课时,笔者给学生们介绍了渭源县莲峰镇享堂沟村马如华的事迹(马如华1952年6月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学生们听了有关马如华的事迹后,显得既兴奋又自豪,对于家乡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欲望。这样做,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
2.利用乡土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乡土历史就在学生的身边,离现实生活很近,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更有意愿去了解家乡的情况。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乡土历史资源,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实践证明,乡土历史材料往往比课本上的文字或从网上下载的图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利用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教学资源,既能够再现历史场景,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鉴古知今”。如,在讲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前,笔者让学生去采访莲峰镇坡儿村当地的老人,听他们讲述有关西路军浴血奋战上寨堡的英雄故事,并组织学生参观坡儿烈士陵园,进一步了解当地有关红军长征的事迹。上课时,让学生们交流讨论,分享采访成果。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发扬长征精神。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又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4.利用乡土历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讲授“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探究了伯夷、叔齐的历史事迹,并让他们结合参观莲峰镇首阳山伯夷、叔齐历史遗迹的感受谈一谈对“仁人之志”的理解,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在学习历史知识、探寻历史真谛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还有利于保证历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