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0-11-24徐晓波沈明其林海鹰陈诗娴姜纪武
徐晓波,沈明其,林海鹰,陈诗娴,吴 晶,姜纪武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最新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则高达35.7%[1]。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两者同时兼备的一种状态,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2],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若及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则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而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是糖尿病前期人群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本研究基于由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技术指导中心和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开展的“基于社区的糖尿病及前期人群健康干预项目(WDF15-967)”,重点评估太仓市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 年5—6 月,依托“基于社区的糖尿病及前期人群健康干预项目”,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太仓市18~65 周岁并排除确诊糖尿病的城乡常住居民为检测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禁食12 h以上,口服75 g 葡萄糖水,测量空腹血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 h 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以其中符合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并愿意配合调查者为本次分析的对象。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糖尿病前期人群为 5.6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 或者7.8 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或者5.7%<糖化血红蛋白<6.5%。
1.2.2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根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预防糖尿病核心信息》制定,包括8 个糖尿病相关观点,4 个糖尿病典型症状,7 种糖尿病危害,6 种糖尿病高危人群和4 种糖尿病预防措施。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调查员使用平板电脑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3 质量控制
现场调查工作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太仓市卫生培训与健康促进中心组织,对现场工作人员统一培训并考核。问卷调查平板设置内置逻辑校正等功能,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百分率表示,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趋势性χ2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向后)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纳入糖尿病前期人群575 人 ,平均年龄47.42 岁,男性278 人(48.35%),女性297人(51.65%);已婚人群占比较高,为94.78%;其他人口学特征详见表1。
2.2 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在五个方面中,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回答正确率依次为:糖尿病预防措施(78.96%)、糖尿病典型症状(37.74%)、糖尿病危害(26.43%)、糖尿病相关观点(18.09%)、糖尿病高危人群(17.22%)。其中糖尿病相关观点的平均知晓率为73.98%,对“糖尿病可以治愈”观点正确认知率最低;糖尿病典型症状的平均知晓率为61.57%,对“尿的多”为糖尿病典型症状观点正确认知率最低;糖尿病危害的平均知晓率为61.24%,对糖尿病会引起“酮症酸中毒”观点正确认知率最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平均知晓率为55.74%,对“有巨大儿生产史”为高危人群观点正确认知率最低;糖尿病预防措施的平均知晓率为88.00%,对“控制体重”为糖尿病预防措施观点正确认知率最低。见表2。
表1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一般情况
2.3 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组别的人群在糖尿病相关观点、并发症、高危人群、预防措施四个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35 岁的人群正确率最高;不同性别的人群在典型症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正确率高于男性;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在糖尿病相关观点、典型症状、并发症、高危人群、预防措施五个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文化程度最高的组别正确率最高;不同职业的人群在糖尿病相关观点、并发症、高危人群、预防措施四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业单位人员的正确率最高(P<0.05);不同婚姻状况的人群在高危人群、预防措施两个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者的正确率最高;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升高,糖尿病相关观点和并发症正确率也随之升高(P<0.05)。见表3。
表2 糖尿病相关认知情况
2.4 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logistic 分析
将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糖尿病家族史作为自变量,分别以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相关观点认知、典型症状的认知、并发症的认知、高危人群的认知、预防措施的认知为因变量,采用向后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相关观点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是对糖尿病典型症状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和年收入是糖尿病并发症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职业和婚姻状况是对糖尿病预防措施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前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阶段[3-4],这部分人群极有可能转归为糖尿病患者,临近县市昆山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已高达26.34%[5]。有研究表明,如不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每年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会进展为糖尿病[6]。因此,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寻找糖尿病认知薄弱知识点,探究影响因素,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3 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4 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
本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方面水平仍较低,其他研究也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知识、行为水平较差[7]。这可能是因为糖尿病前期人群对自身健康状况不够重视,认为自己的血糖水平还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意识到糖尿病前期可能会转归为糖尿病有关。另外,在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认知中,“有巨大儿生产史的妇女”为高危人群的观点正确认知率最低,为26.96%;在糖尿病危害认知中,“酮症酸中毒”观点的正确认知率最低,为38.43%。这些与郭海建等[8]调查的江苏省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相近。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日常的糖尿病宣传教育中,偏重于简单的常规的知识宣传,对于更深层次的糖尿病知识宣教内容涉及较少,对糖尿病前期人群也不够重视有关。
在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方面,本研究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在对糖尿病相关观点、并发症、高危人群、预防措施上均存在差异,且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率最高。这与Chen 等[9]研究发现的文化程度越高,糖尿病知识态度得分越高相一致。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接受健康宣教的渠道多,并且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相较文化程度低的人群更容易和准确。同时,本次调查也发现,婚姻状况是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措施认知的影响因素,且未婚者的认知正确率高于已婚、离异/丧偶者,这与崔丽娜等[10]的调查研究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本次调查的未婚人群样本量太少,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考证。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知识点,但是回答正确率方面仍很低,且男性(28.78%)回答正确率显著低于女性(46.13%),可能原因是女性比男性更加注重自身健康,更乐于接受健康宣教。在预防措施方面,除了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外,职业也是其影响因素,事业单位人员回答正确率最高,可能和良好的健康氛围有关。在并发症方面,除了文化程度对其有影响外,收入亦是其影响因素,说明收入越高的人群有较好的经济基础来关注糖尿病相关知识。
本研究将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为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做了详尽的知晓率和影响因素分析,旨在为健康教育方针措施和卫生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我们应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尤其是对低文化程度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应该进行重点干预,要加强对糖尿病相关观点、高危人群、危害以及典型症状的知识宣教的深度和广度。不过,此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纳入分析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数仍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