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路径

2020-11-24于昆伦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数码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院校高职

于昆伦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课程改革的现状

(一)高职课程改革需符合时代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国在经济结构以及科技产业中不断进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建设国际化、智能化的制造业基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更新、岗位复合、职业更替,对就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就业人员需要具备某一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同时还要求其具有快速适应转岗就业的能力,甚至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育的摇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然而在当前高职课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时代发展出现了脱节,因此,需要对高职课程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这样培育出的人才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三重挑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三重挑战:其一,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由于近些年高职院校连续扩招,导致每年高职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看重的是质量而非数量,因此在不断扩招、保证学生数量的基础上,还应当不断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其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更大。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开放,人才培育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会面临着毕业生以及其他生源市场的双重压力。其三,高职院校竞争力低下。由于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投资力度不高,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硬件技术以及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就逐渐丧失了竞争力。从上述三重挑战来看,高职课程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三)高职课程改革是人才培育的核心要素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应当首先确定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的质量标准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制定,通常包括对课程进行排序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等内容。作为可以对人才培育产生直接影响的核心要素,高职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培养符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目标,需要通过学生的就业来反映学校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与岗位职业的适配程度。但就当前的高职课程而言是尚不能达到的,因此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础在于拓展思路、灵活变通、完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学生培育质量的提高。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

(一)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是由法国作家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的。他认为,不应当将人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个阶段,教育应当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它包括所有的正规教育以及非正规教育,例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人们应当为了自己的全面发展而不断接受教育。

对于我国的高职课程改革来说,终身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应当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将课程目标的整合性作为重点考虑对象,把各类目标进行有机整合,使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其二,借鉴国外的课程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国的课程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增强高职课程的普适性和衍生性。其三,加强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职业性与学术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整合发展。其四,充分强调以学生为本,敦促学生自主学习,顺利完成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终身教育理论有了延展性地发展,即让人们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和时间、地点、方式的约束性,从而实现随时随地接受教育。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指的是以个人能力为基础,对其他各项条件进行整合,如人文素养、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这导致毕业生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胜任工作,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的。

对于我国高职课程改革而言,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具有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将学生作为高职课程目标的主体。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中将每一个学生个体作为学习目标的指向,他们心理以及行为所发生的变化都可以通过能力指标来直观体现。其二,课程开发应当将产业界权威代表的决策作为重要参考意见。这样才能更清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对各项能力的理解也最为深入。其三,实现教育程式从“教程”到“学程”的转化。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一部分,起到良好的促进和组织作用。

(三)教育市场理论

教育市场理论强调的是市场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传统的市场理论注重的是消费者利益,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主,消费者可以对服务质量进行评判。但当市场理念与教育结合后,就可以将高职院校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将学生作为高职教育的消费者。

在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市场理论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高职院校需以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主,教育质量的好坏可以通过学生、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评判。其二,企业界应当积极参与到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毕业生与职业岗位的适配度。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路径

(一)教师改革

教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人员,他们的思想观念、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而,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坚固其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感,以便为学生传授相关观念,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楷模。

“互联网+”时代,高职课程的教师改革主要发展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高教师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和素质。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师改革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注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应该注意提升他们的德育素质,将思想道德教育能力的培养贯穿至教师培训的全过程。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德育观念,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学习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人才培养方面的价值取向,并指导学习者将个人的价值放在社会价值之中,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价值。其二,使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制度得到稳步推进。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课程的改革,需要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因此,可以安排专业的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践,积累相关的经验。同时,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通过互联网讲座、课程等形式为学生传授知识,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二)教材改革

教材指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科书,它是一种教学媒介,其作用体现在呈现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两个方面。教材改革在“互联网+”时代高职课程改革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材改革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地更具有针对性,用高质量的呈现方式来体现高质量的教育内容。

“互联网+”时代高职课程的教材改革主要发展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制定并完善教材标准。在进行高职教育教材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开发出与企业发展和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实训教材,为高职课程提供优质的课堂教材。其二,配合新技术开发教材信息化资源。在高职教育教材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在线精品课程,通过新媒体的介入为学生提供更优化的课程教材。鼓励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新型教材以及其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其三,让教材内容得到实时更新。关于高职课程所用教材,需要不断进行修订,通常情况下每三年修订一次。修订的主要依据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的升级情况。

(三)教法改革

伴随着教育事业尤其是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各方面知识的理解也不断更新,教育工作的目标已经不单单是为学习者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习者如何应用所学到的各类知识,提升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技能应用能力。高职课程教法改革需要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还需要将现实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结合[6]。高职课程的教法改革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其一,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应当大力推广一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性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学习法等。其二,在“互联网+”时代的高职课程教学中应当更多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教学等。其三,需将行业企业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放在第一位,使课程体系结构更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沟通交流,加强校企间的合作,通过企业的具体反馈从而对高职课程进行整改,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

猜你喜欢

互联网+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