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花生》点 评
2020-11-24361026福建郭培旺
361026 福建 郭培旺
外公家有片花生地,难得的沙瓤土,红褐色的土粒细得很,在空旷的山坡上,毫无遮挡地袒露在阳光下。
首段的重要,除了交代背景,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做好准备等,还有一个作用:确定全文的语言风格。如同一个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显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文章首段也是亮相之段,首段或精致凝练干净利落,或气势磅礴,或深幽含蓄,后文往往也就是这个风格。该文首段,句句铿锵,字字有味,不冗不杂,有凛然不可侵犯之美。
去年暑假,我到乡下帮外公收花生,心里很是激动。清晨,浅灰色的天空还未泛白,外公便喊醒了睡梦中的我。他说看了天气预报,最近几天有连阴雨,今天上午要赶紧把花生拔完,不然花生在地里会发芽。我兴奋地收拾了一下,就和外公一道出发了。
这一段略述,暑假、清晨、天气、任务、出发,连蹦带跳,简洁无比。
清晨的村落被一层薄纱笼罩着,隐隐约约地只看得见一点轮廓。花生地在北边的小山坡上,走到田边,我有些傻眼了。天哪,好大一片!黄黄绿绿的花生秧,像一床硕大的被子铺在地上,发黄的花生叶倒安静,布满黑色斑点,安安生生地趴在地上。
写环境,远观有雾,近看有露,抬头一大片,低头犯嘀咕。所见所感,自然而然,乡村秋天就是这样,早起干活就是这样。待在城里的少年,是难以想象出此情此景的。
我诧异地问道:“这么多花生,一上午能收完?”外公自信地说:“怎么收不完?以前和天气赛跑,这种情况多着呢,最后都搞定了。这农活可比你学习简单多了。来,学着点儿!”
对话自然,如在眼前,写出了“我”的担忧胆怯、外公的自信爽朗。
只见外公低头弯腰,拢起一大把花生秧,一手抓上,一手搭下,左右轻轻摇动几下,使劲一扯,一大团抱土怀沙的花生就被拔了出来。一阵抖动,蓬松的泥土哗啦哗啦落下,一簇簇白胖白胖的花生,便在根上荡起了秋千!真让人喜不自禁。这么简单!我跃跃欲试。
男人的声音再次响起了:“各位观众,每次的演出只允许二十个人观看,可是,在这个剧场里有二十一个人,我希望这名观众能自动退出,从安全通道直接走出剧场。”
少不了的动作描写。收花生的确如此,花生长在根系上,要完整地拔出秧,又不能拔断,以免把花生落在土里。老人家动作娴熟专业,小作者观察细致,用词精准:弯、拢、抓、搭、摇、扯、拔、抖。
外公笑着说:“就这么简单!不过你记住拔花生靠的是巧劲儿,不是蛮力,方法用对,事半功倍。”
轮到我大显身手了,可我一上场,就状况不断。要么是用劲儿大了,扯断了茎叶都不见花生的影儿;要么是一株花生接连几次都扯不动,它就像一棵大树牢牢定在地里,任你折腾,它自岿然不动。不一会儿,外公拔的花生已堆成小山,而我还在摸索,不禁有些垂头丧气。外公笑了:“再多点耐心,快摸到门道啦。”
“我”上场后的况状不断,外公淡然的笑,祖孙二人对比鲜明,写出作者初学拔花生的狼狈,说明这项技能可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拔花生的间隙,外公给我讲起了他的故事。原来,外公也曾是一名刻苦读书的少年,从龙泉中学毕业后在农机厂做过工人。后来,迫于生活压力,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他毅然回到老家种地。他刚开始也是门外汉,过了一段时间才摸清种地的门道,机械化并不普及的六十年代,全靠着他和外婆两人的勤扒苦作,才养活了全家人,也为国家输送了不少粮油米面。虽然苦,他却毫无怨言,像这地底下的花生,安然本分。
插叙,非常自然;略述,行文简练。叙述往事,外公从工人转为农民,成了行家里手,读者也明白了前因后果。末句人如花生,既是感慨外公的命运,也是议论做人应有的立场姿态。
我一直跟着外公拔花生,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感到腰酸背痛,手也磨破了皮,体力渐渐不支。没想到看似简单的拔花生,做起来是这么不容易!外公的动作也慢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背,他仍深弯着腰,在地里忙着。
看着外公佝偻的背脊,我很难想象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从事这单一的体力劳动,我明白他得付出无数汗水和心血才能养活一家人!像外公这样勤劳朴实、顽强善良的农民何其多!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是平凡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也不息;他们又是不平凡的农民,他们挚爱并精心侍弄这片土地,默默耕耘。
这种感慨发自内心,水到渠成。写作,让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实现自我教育。
我学着外公的样子不断练习,终于顺利地拔出一棵花生,抖抖土,白花花的花生在太阳下直晃人的眼。那一刻,我豁然开朗。天空高远,大地无言,阳光明亮。我不由得挺挺腰身,擦擦汗水,加快了动作……
回扣“收花生”的核心事件,全文完美收束,结构匀整,内容完备。
(湖北省荆门市楚天学校 周星卓指导老师 刘 莉)
总评
日常写作,应鼓励“收花生”这样的标题,具体明白,一目了然。它可适用多个考场作文题目,如“简单?不简单!”“习”“有一种甜”“那一刻的绽放”“学习与性格”等。
可从两个角度看待这篇文章:乡村故事+成长故事。这也是中考考场时常出现、颇受欢迎的写作路径。
一、写写乡村故事吧。
乡村故事是重要的写作素材,《乡土中国》成为高中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必读书,乡土文化是中国人的心灵根系所在,这是无法逃避的血脉身世。通过祖辈来靠近乡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应当鼓励此类写作。
红褐土、浅灰天、黄绿叶、沙瓤土、连阴雨、巧劲儿拔、勤扒苦作、精心侍弄,颜色写得细致,术语用得专业,百姓话语写得活灵活现。只有实实在在经历了,认认真真观察了,踏踏实实感受了,才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到位。
当然,作为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一代少年,他们对乡土又是陌生的,那几乎是另一个世界。那里有很多标签,比如保守、矜持、善良等。应该从各种细节切入那个社会,农具、粮食、菜园、老屋、水井、看家犬,割麦、晒稻、捕蝉、喂猪、砍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寻根写作。当在超市买酒鬼花生时,在沙县小吃店吃花生酱拌面时,在粮油店挑选花生油时,我们或许可以问问它从哪里来。不必讳言的是,不少学生压根不晓得花生是树上结的、秧上挂的,还是土里埋的,与对某高科技的无知相比,存在这类知识盲区或许更为可怕。科技瞩目未来,乡土审视过往。去追溯我们生命的源头,去看看族谱、墓碑和故乡的山水吧。植物的生命荣枯,乡村的延续断裂,青少年需要了解并感受、书写。
二、写写成长故事吧。
本以为简单无比,真正拔起花生来才明白很不容易;本来觉得外公所做的不过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亲身经历了、再听听外公的早年故事,才明白生活的艰辛,懂得唯有奋斗才能拥有美好生活。这些感悟,就是成长!在一件又一件成长故事的叙述中,我们慢慢变得成熟。
在这样的写作中,会有波折、误会、起伏、抑扬,文章耐读,令人沉思。并且文中可以纳入很多细节描写,前后形成鲜明对照。因为有诸多铺垫,文章最后对外公品性、农民生活、传统美德的议论,有水到渠成之感,不会让人觉得突兀、生硬。
作者的叙述流畅清通,回乡下—学拔花生—学而不会—听故事勤练习—终于学会且心有所悟,顺流而下,一目了然。这种朴实的叙述,不追求新奇惊艳,不玩弄所谓的技巧,与作品所叙故事、所悟道理的朴实契合。
当然,若要就同类题材写一个系列,为避免重复单调,可尝试更大胆地写作:外公娴熟拔花生的动作、自己狼狈不堪的样子,都可以在开头率先呈现,这样的写法劈头就是阅读惊喜,令人有意外感;后文再补叙,介绍拔花生的缘由等。总之,不必觉得写乡村故事、成长故事会千篇一律,文章自会腾挪跌宕,招数亦可千变万化。无限开阔的写作天地,等着我们去开掘。
(郭培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