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创新思考
2020-11-24张瑶
张瑶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331700)
新时期,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工作创新的力度加大,需通过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德育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最终构建科学的工作格局。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在推动心理咨询工作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学生的个人心理特点、高校的发展情况等,针对满足高校发展需求的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仍然较少。
一、和谐校园背景下高校创新心理咨询工作现状
(一)学生及家长存在“病耻感”
在和谐校园背景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创新时,不仅应对主动预约的学生展开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也应及时处理学院上报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一部分学生在与辅导员进行谈话之后,会表露自身的心理状况,然而他们对是否接受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仍然存在抗拒的心理[1]。这些学生不愿意去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咨询,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心理咨询工作也存在着误解。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担心一旦自身接受了心理咨询工作,就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认为接受心理咨询工作就是承认了自身在精神上存在疾病,担心自己会被贴上“精神病患者”的标签,因此尽管意识到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也不会主动接受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这也给和谐校园背景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创新带来了阻力。同时,一些家长也会害怕子女会被贴上标签,存在同样的病耻感,担心心理疾病会影响学生的未来生活。因此,作为高校,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说服学生接受心理咨询工作尤为重要,这也是当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创新的重难点[2]。
(二)专业性不足
很多高校仍然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也有待提升。当下一些高校的咨询师,往往是刚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缺乏咨询经验,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无法进行有效解决;还有一些学院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支高效的队伍,仅仅将心理咨询工作当作一项行政任务。由于学校缺乏对工作人员外出培训学习以及经验交流平台的提供,也使得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受到限制,产生职业倦怠,这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求助欲望,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终阻碍和谐校园背景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创新的有效开展[3]。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当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认识不清、解读不到位,加上一些高校存在心理咨询法律工作普及不到位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越界甚至违法行为。
二、高校创新心理咨询工作必要性
高校创新心理咨询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之下,高校学生不仅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应当具备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形成创新型人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同时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进行融合,通过开展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创新人格,缓解心理危机。其次,开展创新心理咨询工作,也是高校思政课程深化的实际需求。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出现扭曲,很多学生都陷入了价值迷离的状态。同时,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导致高校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自身的人格发展,然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却忽略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遵循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4]。
三、和谐校园背景下高校创新心理咨询工作策略
(一)树立教育新观念
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高校学生的思维也日趋多元化,学生们的主体意识正在不断加强,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了解当下的社会热点,拓宽高校“心理育人”教育的空间,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使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推进更接地气。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构建一个公平公开的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二)开展实践活动
院校在构建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构建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实践平台。首先,高校应当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建立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网站,并且开通各种在线咨询服务,拓宽网络教育渠道;其次,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其实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是心理咨询工作构建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心理以及情感的形成,充分发挥文化涵养的功能,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时,学校也可以举办表演大赛以及家长畅谈会等,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节能力,释放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学生职业兴趣[5]。
(三)建立危机预防机制
建立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是高校创新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确保干预工作的时效性以及针对性,也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的危险预警机制以及干预能力,提高学生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最终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高校应当根据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规律,建立一体化的网络机制。首先,高校应当以课程教育为基础,做好事先预防工作,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展开教育,最终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应对危机时的心理调适能力。作为高校,也应当与当地的医生展开密切配合,通过对学生的心理展开测试,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一步展开治疗,避免问题恶化,同时应当做好集中干预治疗工作,一旦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教师应当果断干预,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方案,个体治疗,最终帮助学生摆脱危机。最后,应当做好事后的保障工作,通过对个体展开跟踪和观察,避免心理问题反复发作,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经过调查发现,当下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学习问题等。在教育中心的领导下,辅导员可以安排学生定期展开心理测试,对筛选出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定期约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四)提高咨询人员水平
高校应当加强对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力度。当前,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一般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拥有相应的从业资格条件,然而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由于受到经验的限制且缺乏专业的培训,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各大高校都会定期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交流培训,建立心理交流圈以更好地交换心理咨询信息,并且邀请专家学者展开培训,提高教师的咨询技能。高校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建立培训基金用于支持。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化水平,也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最终推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心理咨询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尽可能完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到校内开展心理知识咨询以及技能的讲解,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这不仅能够满足当下高校工作人员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心理咨询知识进行普及。
综上所述,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是一项专业性、规范化的工作。高校在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从树立教育新观念、开展实践活动、建设评价体系、建立危机预防机制、提高咨询人员水平等角度出发,探索出适合高校发展的“心理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