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对策略探析

2020-11-24李春辉

大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国际化留学生办学

李春辉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533000)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21世纪以来影响最大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之一,严重扰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威胁了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阻断疫情传播,各国政府纷纷限航,实施严格的边控和人员隔离措施,国际人员流动断崖式下跌。疫情之下,高等教育国际化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思考,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该如何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传统的国际教育模式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寻找出路。如何在“危”中寻“机”,是疫情背景下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包含“高等教育”和“国际化”两个不同的概念。“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1],一般包括大学专科教育(含高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类别。一般认为,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策或其他方式有目的地与他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往来的主动行为。但理论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仍未达成一致。国际大学联合会(IAU)采用了2015年欧盟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洲会议上Egron-Polak E 等人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将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2]。房欲飞(2002)认为,高教国际化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发展高等教育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合作的国际化以及发展留学生教育等方面[3]。与经济全球化的被动过程不同的是,“高教国际化是有意过程而非被动体验,它强调国际化本身并非一个目标,而是提高高等教育和研究质量和卓越水平的一种手段”[4]。

综合上述观点,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家根据自身高等教育需求,面向世界积极主动学习和借鉴他国高等教育先进理念,同时通过国际活动以及跟其他国家开展的交流与合作将本国教育理念融合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中的趋势和过程。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过程,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提升发展均衡度的重要战略”同[4]。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高教国际化提出了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全球化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前提。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来提升本国竞争力;其次,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时间缩短,地域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途径;再次,交通的便利加速了高校学者和留学生的国际往来,使高校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这些条件都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成为可能。

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意义

全球化背景下,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的经济效应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变得越来越显著,而且国际人才竞争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在人才竞争大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此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知识增长与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为跨国企业的合作和创新另辟蹊径。

作为世界各国的人才智库,高等教育系统不仅为各国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竞争力,同时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当前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全球性的,如气候变化、环境问题、人口暴增、粮食安全、疾病、贫穷、战争等。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次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极大得威胁了世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严重影响了国际社会的稳定。新冠肺炎疫情关乎全人类,它不是一两个国家就能解决的,无论是防控还是疫苗的研发和生产,都需要我们采取国际化策略,团结协作共同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际化策略中的核心部分,它在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以及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改变了国际社会的形势。今年年初,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下,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遏制疫情的蔓延,我国作出停工停产停学的决定。从三、四月份开始我国疫情慢慢得到了控制,国内陆续复工复产复学。为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我国参照多国做法,实行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新冠病毒彻底改变了全球各行各业,高等教育国际化也不例外。

(一)学生出国留学受阻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给留学生们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带来诸多不定因素。留学界期待这个影响是短期的,但由于疫情持续不退,恐怕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国际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数据统计,2019年有928,000 多名中国学生在全球各国留学,其中超过32 万名的中国学生选择在美留学,这些学生构成了美国国际留学生的主体[6]。同时,中国也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英国等国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国。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留学生》的报告中,调研了2020年新冠疫情给中国、欧洲、印度、北美四个国家或地区留学生出国计划、对网课接受程度和留学问题带来的变化。在超过19,000 多名受访者的样本中,发现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有50%左右留学生的出国计划发生改变。其中,对中国地区留学生的影响最大。66%的受访者表示会重新制定留学计划,48%的受访者则表示留学计划会延期,6%的学生考虑更换目的国,4%的学生表示放弃出国留学[7]。

作为全球国际学生的最大生源国,中国留学群体的动态变化关系着全球留学市场的稳定,这个市场如何变化将决定着今后国际教育市场的变化趋势。疫情导致校园关闭、出入境受限、航班管制等给留学生们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挑战。如何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让留学生们继续接受国际教育,这是教育业界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与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成为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然而,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家进行航班管制,停止办理签证,使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申请变得更加艰难。为保证外国留学生的学业能够顺利完成,各大高校陆续开展了网络教学工作。然而,尽管近些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而言,线上学习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此外,网络课程不完善、远程教育技术尚未成熟、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意愿降低。疫情当前及疫情后期,如何进行来华留学生招生与教学管理是国内各大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高校教师出国访学项目中断

高校教师的国际交流在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公派高校学者到国外学习和交流,鼓励国内高校选派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国外优秀的大学进一步深造。但是,受疫情影响,国内很多高校的国际合作项目被迫中断,国内许多高校教师被迫延期或取消出国学习,国外学者的回国之路也变得异常艰难。此外,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论坛也纷纷被取消或改为线上召开。

(四)海外留学人员受到歧视

疫情暴发后,国外许多国家、团体和民众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和帮助。但是,个别地区出现了针对中国留学生的侮辱、歧视性言论乃至暴力行径。北美、欧洲等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因疫情屡遭暴力和歧视。有些国家甚至把病毒当作政治工具,借疫情污名化中国和留学生群体。因为疫情,一些海外中国留学生被视作病毒的潜在携带者,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三、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一)合理评估新冠肺炎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尽管新冠疫情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我们仍需要合理地评估它带来的影响。从QS 发布的报告来看,疫情环境下虽然大部分学生的留学计划会受影响,但也仅有4%的学生表示取消留学计划,这说明我国出国留学市场还有很大的需求。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发性和全球性来看,它的影响是广泛的,但是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来说影响是短暂的,它不会长期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从另一层面来看,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各项难题需要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因此疫情反过来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此外,疫情还改变了国际教育合作的方式,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在当下来变成了线上教学,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虚拟的国际交流活动会成为一种常态。

(二)优化“走出去”与打造“中国留学”品牌相结合

新冠疫情环境下,一方面我们要关心海外留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除了指导海外留学人员做好防疫措施,为留学人员提供口罩、药品等物资之外,同时还要做好留学人员心理疏导、保护人身安全等工作,切实维护海外留学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寻找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为我国学生拓展出国留学空间,完善出国留学机制,并将应对疫情过程中摸索出的好的经验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优化我国出国留学体系。

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也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关键的一环。来华留学生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追求,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攀升,但留学生教育质量却没有跟上,比如国际生源质量良莠不一、学生学术水平参差不齐、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落后等。因此,我们要推进留学生招生与教学管理改革,优化招录制度,提高入学门槛;完善来华留学生预科阶段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本科教育培养合格的预科生;规范奖学金管理;加强对高校来华留学培养质量、服务管理及规模考核,提升管理规范化等。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造好“留学中国”这一品牌,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我国国际教育自身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继续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高等国际教育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疫情加速了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客观上让中国高校的课程透过在线教育走向世界,为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国际化提供了机遇。中国高校要进一步在国际平台上汇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推进以慕课为基础的专业建设与学位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疫情之下中国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发展”[9]。因此,国家可抓住机遇发展远程教育,鼓励国内高校创新发展线上教育平台,开发一些能够体现高校自身特色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课程,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教育评价体系,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课程推广平台。

(四)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改进高校境外办学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加深,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动国内各类高校和企业合作,一起‘走出去’,实现校企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先行先试,探索适当放宽对合作办学主体以及办学模式的限制,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2020年8月中旬,海南省政府与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共同签署在海南自贸港独立办学的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10]。境外高校在境内独立办学项目是疫情背景下我国国际教育改革大胆的尝试,在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和吸引国外高品质的企业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国内高校发展境外独立办学项目,不断优化我国的高等国际教育体系。

(五)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发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就像一座孤岛,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独善其身。世界各国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性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国际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快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品牌升级,向世界分享疫情期间我国在线上教学、有序复学复课等方面的经验,为世界教育事业贡献自身力量。同时,继续加强与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的合作,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小结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各国各行各业,严重冲击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疫情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困难重重,具体表现为留学生出国学习受阻、来华留学生招生与教学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高校教师出国访学和合作办学项目中断、海外留学人员受到歧视等。因此,我们要合理评估新冠肺炎对我国高教国际化的影响,把优化“走出去”与打造“中国留学”品牌相结合,继续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改进高校境外办学,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文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各种危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国际化留学生办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活动预告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