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2020-11-24徐伟坚

读与写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规律数学知识素养

徐伟坚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六小学 广东 广州 510800)

小学是学生接受正规学习的初始阶段,而数学作为一门学生终生学习中的主要科目,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学模式,怎么样才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个从教者所面对的一大难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上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根据我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1.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出与之相符的教学目标,多数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学习的兴趣,每天面对这些枯燥的数字已经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如果想要打造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要把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以及概念,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环境结合到一起,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潜能。比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这节数学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物体来创设问题,问,我们拿出一枚硬币抛向空中,当硬币落下的时候会有几种结果,正面出现的概率是多少呢?随后教师可以拿出硬币想学生实际演示,大家共同验证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节所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2.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多数是以讲解练习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另外还会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数学知识。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率。所以,作为新时代下的一名一线教学者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直观想象能力培养出来。比如在教学图形变换这节数学知识的时候,完全可以将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利用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动态图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规则图形的变换将学生真实的变换感受培养出来,促使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体验中体会图形的变换,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堂合作探究,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数学中也是一种逻辑推理能力,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定理,而是在不断学习中强化学生自身的数学能力,使他们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共同探究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意见讲出来,在相互讨论中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找规律》这节知识的时候,找规律的对象可以是图形也可以是数学,只要里面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就能够作为一道题来思考。像这样的数学规律题,“1,5,9,13,( ),( )”,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讨论这样的题目,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很快就可以找出这组数字中的规律,每个数字加4之后就是后面的数字。学生在这样的规律探究中也会学习到一些方法,比如第一个是数列各项只与它的项数有关,或只与它的前一项有关,还有,前后几项为一组,以组为单元找关系才可以顺利地找出其中的规律,这些都可以在学生练习中能够发现的一些比较简单的方式方法,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受到数学中的乐趣,更愿意走进学习数学之中。

4.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教师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构建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完善教学现状,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规律数学知识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巧解规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