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管理研究与实践
2020-11-24康继春杨玉中孙明俊
康继春,杨玉中,孙明俊
(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
我国研究生教育采用三级管理体制模式[1],高校二级学院承担了招生、培养、学位管理等具体的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我国处于“互联网+”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融合阶段。如何运用互联网有效处理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的研究生育管理工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及存在问题
(一)招生工作易受干扰
招生工作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学院招生宣传,安排研究生的面试与复试,协助制定研究生的招生简章等。在生源不好的二级学院,通常要通过几轮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为了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一轮都需制定复试细则,选定复试人选、发布复试通知,组织复试、公布复试结果。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此时考生又希望知道自己复试情况,频繁地与工作人员联系,加大了工作难度。
(二)培养工作需反复协调
培养工作贯穿于研究生管理工作全过程,主要是安排研究生课程、试卷与教学文件的整理及归档、研究生导师双选、导师遴选等工作。做好研究生课程安排工作,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系主任结合安排课程师资,还需优先满足本科生课程安排,因此需反复协调才能完成。
(三)学位管理工作过程难控制
学位工作是研究生管理的收官之作。主要包括协助院系领导开展论文开题、论文预答辩,论文外审、论文答辩等各项工作。论文外审是保障论文质量的重要一环,传统方式是研究生将论文打印、装订后交由学院邮寄至专家,专家再将评审意见邮寄至管理人员,再逐个反馈至研究生,此举易导致整个评审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且过程难以控制,产生较大的工作量。
(四)档案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研究生领取毕业证、学位证之前,需将研究生档案按照要求分类归档。目前,档案保存大多采用纸质形式。研究生个人缺乏对档案重要性基本认识,对学校要求填写的各类表格等材料产生应付甚至抵触情绪,存在填写不正确、不规范的现象,导致其档案不完整,造成归档工作拖延、返工,耗费管理人员大量精力。
(五)质量工程项目工作进程缓慢
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工作是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督力度,过程性评价很少或者没有,常出现“重立项,轻验收”的现象。项目立项后,受到项目难易程度、可操作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进展缓慢,难以完成教改目标,因此,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督促项目组开展工作。除了以上常规性的工作,还有一些突发性的工作,如组织竞赛、参加培训等。可以看出二级学院研究生管理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如何能够从大量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具有“增值效应”的非事务性工作[2]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互联网+”的优势
(一)即时性
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渗透了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3],现在的大学生更是呈现出“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状态[4],与研究生的信息交流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管理信息均能得到及时的传递与反馈。
(二)高效性
随着各种信息化软件的使用,管理者可以直观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研究进展、取得成果。基于手机客户端的QQ、微信等交流平台的使用,打破了沟通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管理信息能够及时有效传递,进而大幅提升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丰富性
互联网拥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5],并且网络技术拓展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工作范围和内容,研究生可以获得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学位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减少了重复性的宣传工作。
三、“互联网+”在高校研究生管理中的实践
(一)利用定制平台开展常规管理
1.丰富学院网站的招生版块。一般情况下,考生想要了解报考各专业信息均在学院的网站获取,因此招生版块的内容要涵盖学位点介绍、招生目录、考试大纲、复试细则与成绩公布等。平时,还应及时上传各类政策文件与申请表格。
2.熟练使用研究生管理系统。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涵盖了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培养环节、学位环节,主要包括培养管理、学位管理和学籍管理等板块,均可满足常规工作。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升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因此,管理者需熟练使用研究生管理系统。
(二)借助外部软件补齐管理短板
1.建立聊天群发布即时信息。研究生及时收到通知信息,才能及时反馈,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者工作效率。传统的通知方式包括网页和电话两种。网页通知较为正式可信,但不能及时提醒,被通知者需要主动点击网页查看。电话沟通较为主动,但受众较窄,难以高效传递重复性信息。微信、QQ 等聊天群通知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多线联系。初试前建立聊天群可介绍学位点、宣传政策、解答疑问,复试前可发布预通知给予考生充裕准备时间,拟录取后则可成为正式的年级、班级群。
2.借助排课软件合理安排课程。研究生课程安排在本科排课之后,此时师资与教室约束限制条件较多,排课困难也随之增加,而二级学院所开设的专业课通常是依靠人工排课,不仅会耗费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排课软件辅助管理人员对课程表时间进行求解,不仅能够减轻教务管理人员的压力,还能够降低冲突出现的概率[6]。
3.利用评审系统保障论文质量。评审系统的工作过程为研究生本人上传基本信息和论文,后由管理人员分派给外审专家,专家在网上进行评阅、提取酬金,最后管理人员汇总评审意见进行学位工作的下一步。评审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维护研究生与外审专家基本信息,可利用系统发送通知,也可跟踪评阅过程,实现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快速评阅。
(三)建立平台满足特殊需求
1.建立导师和学生双选系统。信息的获取对于导师和学生双选结果能否达到最优有很大的影响[7]。研究生招生面试前,考生就可以将简历、实证材料上传至系统,一方面满足招生面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录取后也可满足双选的需要。双选时间确定后,学生可以根据要求填报志愿,被填报的导师也可看到其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确认。
2.建立学院电子档案库。研究生档案管理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档案是研究生学习与成长过程的扼要记录[8]。学院保存的档案通常为纸质材料,应完善和加强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学院电子档案库,将材料电子化分类保存,既方便查询,又可节约空间。
3.建立教改项目数据库。项目申报人员将项目基本信息、申报书、实证材料及项目变动等有关情况录入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追踪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一方面,完善的教改项目数据库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教改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能快速为学校迎接评估、成果展览等重大活动以及学院和教师考核、职称晋升等提供有关数据和材料等服务[9]。
四、结论
互联网服务于研究生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二级学院应当积极探索,促进互联网技术与研究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有效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研究生管理模式、方法,更好地服务学生,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