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引入适应体育运动
2020-11-24田晓东
田晓东
前言
教育公平理念的普及,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特殊学生进入高校大门。为使特殊学生融入大学生活,政府在课程教学方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特殊学生享有平等教育权利的同时也能够照顾到他们身体状况。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10条明确规定:“对于个体身体异常、疾病、残疾、弱势以及高龄等特殊学生群体,开设以康复和保健为主的体育健康课程。”然而,调查发现,普通高校特殊学生开设体育健康课程并不乐观。尚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高校没有开设体育保健课,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1]。即使已开设体育保健课的高校也有许多缺点,例如不完善的体育课程建设、无导向性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此外,在运动实践方面大多以我国传统的养生项目为主,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无法满足学生的健身、强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需要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开发和选择适合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项目,以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鉴于此,本研究拟结合适应性体育运动对特殊学生群体产生的影响,就其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引入适应性体育运动教学展开讨论,并针对体育教师教育知识技能受限,师资短缺、场地、器材及教学材料等资源不足以及适应体育运动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实施过程存在难度等问题提出建议。
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设适应体育运动的必要性
1.1 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适应体育运动被认为是教学和治疗概念之间的交汇点,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2],旨在对体育运动的修改和解决在体育活动中的个体差异,鼓励特殊人群参与最普通的融合环境中,对特殊群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关乎社会主义的建设。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特殊学生群体呈现出规模发展的趋势,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3]。由于特殊大学生伴随一定的运动障碍,被人为地划分在了普通大学生体育教育之外,看似照顾了他们的身体,但同时也使其长期脱离学校群体、脱离社会,丧失了与正常教育环境的互动,导致心理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不仅影响着特殊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制约整个国家的发展。
适应体育运动的设计是通过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学习程度,根据特殊学生自身特点,提供适当的体育活动,使其能够融入集体生活,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从而加强人际交往,增强自信心,为更好地融入社会以及拥有安全、健康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充分发展个性,达成教育目标、实现人生价值,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可以说,开设适应体育运动课程是社会发展的呼唤,也是现实的需要。
1.2 高校体育教学规律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适应体育运动的本质在于内在自身和外界障碍的融合,为帮助学生最大限度获得其缺失功能的需求[4],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工具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运用,区别于传统教育理念,鼓励特殊学生群体参与融合环境中,让特殊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增强体质,增进运动技能。
作为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密切相关的教育课程,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的教育性课程,其作用也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而目前的研究现状表明:由于特殊学生运动障碍类型、程度不同,教学内容大多以理论课程形式呈现,并带有少量的实践课程,如: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无法改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这也与《体育法》规定的不一致:体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强体质。此外,学校在特殊学生群体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诸如:教学方式单一、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没有导向性等短板,制约着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而体育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构成因素,需作出相应的改进与调动,以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
因此,将适应体育运动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中将有利于加速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必然符合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它不仅突破了特殊学生群体体育课程存在的封闭模式教学问题,而且填补了现有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弊端。
1.3 普通大学生对特殊学生群体态度转变的需要
倡导融合教育,将特殊人群纳入主流社会,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结合,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然而,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已发起回归主流运动,拉开融合教育的序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缓慢,其中就包含普通人群对特殊人群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有研究表明,对于将特殊群体纳入主流融合,普通人群的积极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对特殊群体的消极态度。
相关研究表明,与较少接触特殊人群的人相比,频繁接触特殊人群的人态度更加积极[5]。而适应体育运动通过对课程内容、场地等设备的改变,为特殊学生群体创造参与运动的机会。在学校体育中,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可以真正进行交流和互动,使特殊学生能够建立自信,同时让普通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们,这是一个双向学习和相互促进的过程[6]。
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设适应体育运动面临的挑战
我国学校适应性体育教育事业起步晚、发展缓慢,还处于探索阶段,不能保证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因此,在普通高校开展适应体育运动仍存在许多挑战。
2.1 体育教师教育知识技能受限,师资短缺
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体育教育工作者往往缺乏对残疾学生教育的信心(DePauw,1996)[7]。然而,在调查已完成本科学位的特殊学生感知需求时发现,体育教育被认为是特殊学生群体需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领域课程项目之一[8][9]。对担任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师专业要求也越高。比如,体育教师应具备特殊学生群体需要领域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的评估方法、个性化教育方案(IEP)的制订、行为管理等)。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理解个体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性,能够创造出适合这些个体的教学策略,和资源来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然而,郝传萍[10](2000)在“浅谈残疾学生体育教育”一文中提出,多数特殊体育教育工作是由未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普通体育专业教师进行的,对其在特殊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持有怀疑。
此外,在Zhang Jiabei的研究中发现,自1975年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适应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位空缺以每学年0.48职位空缺速度增长。而且其他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观点[11],发现合格的适应体育教育候选人的供应太少,无法满足在高等教育中适应体育空缺的需求,导致更多专门从事相关领域的候选人在这一市场上就业。而且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比例逐渐增加,适应体育教育工作者人数无法满足现有的教学需求。这对于开展适应体育运动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2.2 场地、器材及教学材料等资源不足
由于适应体育教学对象缺乏运动能力,普通的运动器材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往往需要特殊的辅助设备和器械。于金湖在调查吉林市高等学校特殊群体体育现状时发现[12],吉林市高校现有的运动设施可以满足学校特殊群体中人体异常和疾病、弱势及个别高龄类群体的需求,但没有适合残疾学生的场地设施。而教材作为适应体育教师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南,也是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目前,除培智学校体育教材外,还没有针对高校特殊人群的体育教材。
2.3 适应体育运动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实施过程存在难度
为特殊学生设置运动项目时,首先是对学生的运动能力、感官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安排适当的课程。因此,评估结果的理解对特殊学生安排适当的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的现状是高校体育教师并不具备特殊教育方面知识,无法胜任评估工作,安排适当的课程。此外,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需要依据学生需求进行调整。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每个班级的特殊学生人数较少,且障碍程度、类型不同。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学生的需求。
3 建议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与重视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10条和《体育法》第18条虽然为我国大学生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但仅仅是概括性的提及,并没有涉及到特殊大学生专门的教育法案。因此,中国在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仍有很多努力空间,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提高对特殊大学生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3.2 健全适应性体育师资队伍
特殊体育教育处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界之处,由于特殊人群的特殊性,在教育领域既要有体育教育的共性,也需要注重自己的个性,因此为特殊人群开设体育教学,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让适应体育教育相关领域专业人员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新知识技能,打破专业壁垒,促进师资队伍的多元化知识体系。其次,培养适应体育教育工作者,同时为适应体育教师掌握全面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运动技能,提供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最后,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提供教授特殊学生的实践经验机会,有助于教师克服和发展有效的教学技能,获知如何为特殊学生进行授课以及制订课程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消除对特殊学生的偏见,改变对特殊学生的态度。
3.3 加强适应性体育课程规划与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适应体育运动不是将所有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和改进一些项目,使其适合于在高校开展。教学计划的制订,可选择一两套评估标准,以帮助指导和衡量学生的运动能力,作为引入适应体育课程的前提。首先,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建立学生档案。了解学生运动能力水平、限制以及在参与运动过程中的特殊需求。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状态进行监控,以便调控教学内容。其次,适应体育运动的开展,应针对特殊大学生身体结构和功能的临床特点以及康复原则,同时兼顾特殊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发展规律,对适应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拟定、课程内容的设计、器材等方面做出调整或降低要求。如:改变教学环境(羽毛球场地的缩小或降低网高度);任务结构的转变(用轮椅代替跑步,手骑自行车代替脚骑自行车);规则的改变(允许网球在地面上弹跳两次)等以提高特殊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13]。以提高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自信心和存在感。
3.4 学校推行融合教育,培养特殊志愿者服务
在融合教育背景的趋势下,特殊志愿者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特殊志愿者队伍不仅仅是建立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桥梁,同时也是使普通人群受到一定的教育并转变观念,支持与协同改变普通人群的过程。志愿者的参与能够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适应集体生活、在心理上不易产生自卑、孤独感;能够有效把握体育教学任务,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和体育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可见,特殊志愿者在融合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将成为贯彻和实现适应体育活动的重要力量[14],在实现高校体育和谐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4 结论
我国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对适应体育的理解与认识尚处于探索期。在普通高校开设适应体育课程既满足特殊学生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在填补保健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同时,对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科学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同时也能够使未来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