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
2020-11-24王静
王 静
(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 重庆 合川 401520)
引言
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对小学语文课程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们语文知识,而忽略了文化的教育,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语文科目的教学要求相违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快速阶段,也是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让小学生接触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够让小学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1]。
2.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课程的知识,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教学的内容比较枯燥,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将教学内容偏向于语文知识的讲解上,并没有将课程中所含有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没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对小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措施
3.1 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为传统文化的渗透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2]。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培养,语文教师就必须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够根据课程的内容将其中隐含的传统文化延伸出来。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教学与语文课程的教学统一起来,为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发展提供一个便利的外界条件。
3.2 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延伸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是隐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将其中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并进行分析,从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程的时候,语文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当中的习俗,并且弄清楚这些习俗的来源,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讨论自己的在春节的时候都会做的事情,然后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向学生讲解春节当中的习俗。在讲解完春节的习俗之后,教师还向学生讲解了我国其他传统节日当中的习俗,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除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文章讲述了我国的英雄人物,在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中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在讲解这一类文章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讲解英雄的精神延伸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上。例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通过向学生们讲述护士长叶欣在对抗非典过程中的事迹,让学生们感受到护士长无私奉献的精神,然后告诉学生无私奉献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3.3 让学生阅读一些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我国文学名著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阅读这些书籍,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阅读课的时间或者是课下的时候,阅读一些文学名著,并仔细的揣摩当中的意思,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从而使学生积极的学习我国传统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3]。
4.结论
总之,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教材的内容延伸到传统文化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