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探讨
2020-11-24普榆然
普榆然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小学 云南 新平 653400)
引言
思维力作为智力的构成要素,强化培养了小学生的思维力,更利于他们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发展。语文课堂特色尽显,师生关系变得和谐,互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通过客观事物引导学生观察,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教学指导工作的有序推进,笔者特意凭借多年经验,关于小学生思维力的有效培养简单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其他教师参考,期待打开语文教育的新局面。
1.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培养思维力
兴趣属于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参加实践活动,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展开主体创造,最终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合小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思维发展规律,利用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打开学生们的兴趣之门[1]。在活跃的教学氛围里,学生思维碰撞擦出精彩的火花,兴致勃勃,动力十足,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自信表现,他们的思维力随之增强,语文学科成绩将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比如,在讲授课文《葡萄沟》时,先用多媒体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歌曲,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看到学生们不自觉的跟随节奏动起来,扭扭脖子,摆动手臂,就给新课知识的教学指导做了一定铺垫。针对“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等词语进行介绍时,可以配合相关图片的展示,刺激到小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询问:“小朋友们,葡萄沟的葡萄有绿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灰色的,你们想去看看吗?”收到学生反馈以后,教学工作继续推进,良好的“互动”效果呈现出来,小学生兴趣盎然的探究思考,远比一味灌输好得多。视频资料越丰富,教学活动越有趣,引导小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充分地活跃语文思维,其思维力的培养工作即将走向新的成功。
2.引导学生揣摩,增强思维深刻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阅读价值非常高,学生们尝试突破重点难点,深入分析中心思想,全文理解能力的迅速提高,对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大有助益。语文教师要给学生有效启迪,帮助他们深刻地领悟文章主旨,并深层地研究中心思想内涵[2]。在学生展开细细揣摩的同时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观察他们的课堂表现,积极改进不足之处,这样的语文教学更具“生本教育”特色,有助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完善和思维深刻性的提高。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时候,因为“幸福”二字的含义不同,所以可被看作学生对比思考的一个主题。教师不妨结合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大胆提出:(1)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2)小女孩的命运过于悲惨,死前脸上的笑容和其他人露出的笑容是一样的吗?(3)幸福是那么短暂,如何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呢?等等问题,促进他们深刻感悟。一些鲜明的对比容易引入深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善用对比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力后,整体教学会更精彩。
3.鼓励学生推敲,建立好思维逻辑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就要引导学生在领悟中发现、在揣摩中品味、在推敲中持续学习。教师辅助学生细细推敲,促进他们思维逻辑的不断生长,这样的语文教育才算成功。关于字词的推敲学习,可以设置不同的思考题,传授学生们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3]。比如,在《黄河的主人》一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品味“如履平地”这一词语,并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熟练掌握推敲学习的正确方法。“履”是什么意思?艄公如何做到“如履平地”的?如果是你,你也会有类似的反应吗?在领悟词语、理解课文后,大胆发言表述自己的阅读感受,实现整体思维逻辑性的提升。只有建立逻辑思维,善于推敲词语、段落及文本,小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后,才有机会在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有序推进教学指导工作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等原则,帮助学生们突破自我、完善自我,促使他们大胆的挑战未知,最终实现思维升华,开阔视野范围,得以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