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原则及策略

2020-11-24高台县第二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格教师应德育

高台县第二中学

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家长过于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孩子感恩意识的缺失,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此,广大德育课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加强德育工作,并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开展感恩教育的原则

中小学德育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要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健全的人格。德育内容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有着直接影响。为此,教师要合理发掘并利用德育内容,积极创新德育模式。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德育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并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

1.结合责任意识培养开展感恩教育。在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奉献社会以及感恩他人的重要性。只有具备感恩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为了使学生懂得这个道理,教师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讲解,让他们能够理解父母培养自己的不易及对自己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期望。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思想品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将感恩教育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结合生命教育开展感恩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部分学校对生命教育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生命或者死亡产生误解。只有让学生真正懂得敬畏生命并尊重生命,才能结合积极的观念引导,促进其生命意识的形成。在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认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结合生命教育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自己的生命是由父母给予的,要感恩父母,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生命的真谛,并在互敬互爱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3.结合学生人格培养开展感恩教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德育课教师应认识到感恩教育所具有的积极价值,可结合学生人格培养适时开展感恩教育,有效引导学生为人处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如:过于溺爱孩子,这样会导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强。如果学生仅仅生活在一片赞扬和鼓励声中,在遇到挫折时,极有可能产生消极心理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通过感恩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生活的宝贵,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策略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当前,学生的感恩意识比较淡薄,这源自多方面的原因。在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融入感恩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感恩故事,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家庭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不断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并利用各种时机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着力培养他们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甚至对身边的每个人都充满感恩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彰显感恩教育的价值。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能够规范自身的言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在学生已有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重视“施恩”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帮助父母做家务,体验父母的辛苦;到养老院做义工,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给贫困山区儿童捐赠书籍、衣物;作为志愿者,打扫旅游景点的卫生等。其间,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彰显感恩教育的价值,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使其端正情感态度,实现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及人格的完善。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感恩教育具有长期性,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以落实,还要深入挖掘感恩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人格教师应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