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举重后备人才运动损伤特征分析*

2020-11-24李云卿

运动精品 2020年7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后备问卷

李云卿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要想在快速发展的国际竞技体育舞台上保持长盛不衰的竞争实力,关键在于这个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能力。举重运动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的延续性,也离不开青少年举重后备人才的培养。举重运动实践表明,举重项目较为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对举重后备人才的运动损伤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体校系统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共计3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举重运动损伤相关文献和书籍,从中找寻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围绕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邀请各体校领导和资深骨干教练员,就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审核,完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严格检验。调查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为了真实反映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提高问卷调查的信度,本研究对调查对象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并对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高度相关,相关系数r=0.9(P<0.05),表明问卷调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方式。在发放调查问卷前,对问卷调查的内容和目的做了讲解,让调查对象理解调查的内容,以真实反映举重青少年后备人才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88份,有效率96%。

1.2.3 访谈法

在举重训练场地随机抽取部分运动员,就其过往运动损伤以及伤后恢复情况进行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举重运动损伤人数的调查与分析

在被调查的300名举重运动员中,共有267人有过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其中,男生171人,占男生总人数的95%;女生96人,占女生总人数的80%。由此可见,举重运动是一项受伤概率较高的体育项目。

2.2 举重运动损伤类型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肩关节损伤的有222人,占调查人数的74%;手腕关节损伤的有83人,占调查人数的28%;膝关节损伤的有121人,占调查人数的40%;腰部损伤的有247人,占调查人数的82%;其他部位损伤的有102人,占调查人数的34%。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腰部和肩部损伤是举重运动损伤的易发部位。

2.3 举重运动损伤发生时段的调查与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运动损伤发生时段分为上训练课或专业课时、正规的比赛中、个人非正规训练中以及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共7个选项。调查结果显示,举重运动损伤多发于个人非正规训练中和冬季,各占67%和32%。由于冬季温度较低,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肌肉和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流失,因而肌肉中的血液循环较差,韧带不容易拉伸。如果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的情况下就进行举重运动,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基层的举重场馆及条件相对落后,有的场地不平,冬季室温较低,因而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员相对较多。

2.4 举重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在举重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技术动作错误以及思想不集中等方面。在举重运动损伤的原因调查中,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错误均占到50%以上。自我保护由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两方面构成,是人体处于非正常情况下或受到外来侵害时,为了避免身体受伤所采取的一种应激反应。举重运动员的自我意识体现在对准备活动必要性的认识、举重运动装备和防护用具的穿戴,以及对易伤部位的充分活动和保护上。自我意识完全体现运动员对举重运动损伤的重视程度。自我保护能力包括自我保护的经验、自我保护的方法、良好的应激性以及拥有强大的体魄。自我保护能力是经过长时间的累积而形成的。在调查中,多达73%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是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足造成的。

2.5 举重运动损伤后恢复时长以及对训练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发现,大部分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后的恢复时长相对较短,但是也有个别运动员训练和生活受影响的时间较长,而发生运动损伤后能否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是影响恢复时长的重要因素。多数运动员在发生运动损伤后能进行简单的处理,伤愈后与受伤前并无差别,但有个别运动员受伤部位的机能明显不如从前。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在调查的举重运动员中,绝大多数都发生过运动损伤,并且男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95%)多于女生(80%)。举重运动损伤一般多发生在训练活动中,并且冬季占比较多。

(2)从举重运动损伤部位来看,腰部和肩部占大多数,且重复性运动损失比较常见,性质上多为急性运动损伤。

(3)举重运动损伤恢复时长相对较短,对运动员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多在3天以下,但个别受伤严重者影响时间较长。

3.2 建议

(1)在举重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关注运动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以及训练状态,避免运动员过度疲劳。

(2)举重运动员不仅要精通专项训练,还要了解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相关知识,做到科学预防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3)举重运动员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结合举重项目特点,掌握科学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运动损伤的处理能力和预防能力。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后备问卷
后备母猪选育及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下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