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对话悟妙处,“三阶”体验得方法
——浅谈三年级文本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2020-11-24徐扬眉
徐扬眉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福建 厦门 361009)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指出,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中,表达能力是最关键的能力。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道:“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由此可见,对于习作处于起步阶段的三年级,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还要指导学生表达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那么,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文本教学,作如下指导:
1.“三维”对话,悟出妙处
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先生认为,学习是相遇与对话,即学习者同教材相遇与对话,与同伴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相遇与对话。学生便是在这一系列相遇与对话中,逐渐获得新知。在文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相遇与对话,习得文本中的表达方法。
1.1 对话文本,寻妙处。教师进行文本教学时,可以紧扣单元学习要素,提出主问题,引导学生潜入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习作表达的技巧。
如部编版三上第七单元,本单元的学习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因此,学习《带刺的朋友》一文时,教师可设主问题:“朗读刺猬偷枣的内容,思考:哪些地方的语言写得很生动?请你一边朗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边读边找,可以找出以下几种生动的语言:
A.运用修辞手法: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
B.运用叠音词:斑斑驳驳、暗暗、慢慢
C.运用拟声词:哗哗作响、噼里啪啦、噗的一声
D.运用修饰词:缓慢地往树上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急火火地跑出了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话文本,从文本中感受到语言运用的妙处,便能体会到讲究用词用句的意义,从而在习作中增强生动表达的意识。
1.2 对话他人,说妙处。学习活动中的“他人”,指同伴和老师。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如果能与他人交流,或互相补充,或共同整理归纳,或在质疑中深化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那么,学生所谈之妙,将妙上加妙。
如部编版三下《赵州桥》一文第三段: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这段话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说清楚的呢?笔者教授这一课时,引导学习小组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探究。学生个体的探究,大都比较零碎,但小组讨论之后,总结归纳如下:
内容上——美丽的桥栏:(1)相互缠绕,嘴吐水花;(2)前爪互抵,回首遥望;(3)双龙戏珠。
形式上——(1)总分总结构;(2)中心句后面用引号,分句之间用分号。
这样,学生便明白了,要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不仅在内容上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在形式上也要注意结构的安排,标点符号的运用。这样由集体讨论而得的习作表达之“妙”,岂不妙哉?
1.3 对话自己,得妙处。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本教学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
如三下《蜜蜂》一文第二段: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学习这段内容时,有位学生提出,这个实验的过程,写出了顺序,但步骤不够清楚,如果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的连接词,表达更清晰。笔者让这位学生尝试改写,如下:
一天,我(先是)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接着)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然后)我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最后)我把它们都放了出来。
用连接词改写之后,做实验的过程可概括为“捉些蜜蜂——带走蜜蜂——做上记号——放飞蜜蜂”,步骤的确清晰很多。可见,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若能与自己对话,有自己的思考,对文章表达的秘妙,往往能悟得更深入,更透彻。
2.“三阶”体验,习得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悟到的“妙处”,是否了然于胸,是否懂得运用,还应该在之后进阶式的练笔中,进一步检验,通过发现问题,矫正不足,引导提升,达到内化的目的。
2.1 词句练习,当堂试法。词句练习,用时短,反馈快。有些文本,词句表达比较特别,教师教学时便可采用这一方法,让学生当即尝试,习得方法。
如三下《火烧云》一文,描写火烧云的颜色时,用到了“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词,这种构词方式比较特别,为“常见事物+颜色”。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到这一构词秘妙之后,可让学生试着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如:西瓜红、辣椒红、苹果绿、韭菜绿、芒果黄、柠檬黄、水泥灰、雪白等等,如果学生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就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
再比如,三下《花钟》一文,第一自然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鲜花开放,教学时可以此为例,引导学生说出几个类似的句子。如:
蔷薇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睡莲敞开了怀抱。
万寿菊松开了小拳头。
烟草花微微睁开了眼睛。
月光花开始哼唱小曲。
昙花开怀大笑。
学生在当堂词句练习中,既现学现用,及时发现不足,又能在交流中博览众采,对语言表达之妙的掌握,高效,又富有实效。
2.2 片段读写,迁移用法。统编版语文教材,在一些课文后面编排了“小练笔”,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新习得的表达方法,描写生活中的场景。教师教学文本,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把文章的表达之妙,进行迁移运用,内化成自身的能力。
如三上《大自然的声音》课后小练笔: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一位学生写道:青蛙也是大自然的歌手。雨后,岸边的荷叶是它的歌台。听,它们开始唱了:“呱呱,呱呱,呱呱呱……”一只在唱,另一只也跟着唱,第三只,第四只……直到由独唱变成了大合唱。它们也喜欢在晚上,躺在荷叶上对星星们唱歌,这只一句,那只一句,简单的对唱里藏着它们快乐的心。
这段表达,结构上为总分结构,语言上运用了拟声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说,学生灵活运用了《大自然的声音》里巧妙的语言表达方法。学生若能这样一段一段地练习迁移,习作表达能力必定也会一步一步地提升。
2.3 长文运用,固化方法。词句练习和片段读写,是在教师的随文引导下完成的,学生的运用意识较强。但是,学生习得的方法,能否在之后的表达中进行自觉运用,则是固化方法的重要环节。因此,随文指导之后,教师仍需在日记、单元习作等练笔中持续地引导、关注和评价。
如教学三下第三单元,学习《纸的发明》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品读“蔡伦造纸”部分,体会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造纸过程的妙处,并进行片段仿写。学生尝试运用一系列动作,描写捏泥人、包书皮、拖地板、喂金鱼、檫黑板等生活场景,扎实地掌握了这一种表达方法。
在教学三下第六单元时,单元习作主题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梳理完人物特点之后,可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人物的特点呢?其中,有部分学生通过事例体现人物特点。在叙述事例时,能运用到第三单元习得的“运用一系列动作描写一件事”的表达方法。如:
《我们班的“大胃王”》:就在大伙七嘴八舌小声议论时,龙一飞竟风卷残云般地,把餐盘里所有的饭菜都“卷”进了肚子里。接着,他突然站起来,托着餐盘,快速走到门口的饭桶旁,抓起大勺,狠狠地往饭桶里挖下去。一下,两下,三下,终于,餐盘里堆起了一座小山。龙一飞这才折回身来,回到座位上狼吞虎咽起来。
如此,在前面学到的表达方法,在后来练笔中,能得到自觉的运用,说明这些方法,已经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正是教与学的共同目标吗?
综上所述,教学时,教师可依托文本,从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这三个维度,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表达妙处,然后,再通过词句练习、片段读写、长文运用等进阶式练笔体验,引导学生习得文本的表达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让三年级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