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发展的思考

2020-11-24陈振勇

武术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体医气功太极拳

陈振勇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1 “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发展的历史机遇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年,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八篇二十九章,全方位地阐释了健康全领域的各项健康事业规划发展。同时文中提出:“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并强调“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的指导意见。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9年6月,国务院发文《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再次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总体要求。2019年7月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提出:“发展中国特色健身项目,开展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推广普及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项目。构建科学健身体系。建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

“健康中国战略既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是对国家现代公共治理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1]显然,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为民族传统体育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时代机遇,也为传统体育如何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传承与保护指明了现实路径和发展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项具有多种功能与价值的传统身体运动方式,其健身、教育和娱乐等功能愈发彰显出特有的时代特征和强劲的生命力。就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功能而言,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家民族精神培育领域得到了充分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文化战略框架下,武术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启蒙和认知阶段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将愈发重要和迫切。就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功能而言,尽管在促进健康体质和养生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然而,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效用始终未能上升成为社会大众的“国家健康意识”层面。如武术健康的服务对象多局限于为青少年,太极拳等健康养生运动的覆盖对象多为老年群体等等。正因为如此,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国民大众的健康意识范畴,以及成为与医学康复同等重要健康途径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文件的发布和政策出台,尤其是“大卫生和大健康”理念的建立,不仅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对于上升为国家意识层面具有重要的话语权。甚至有专家提出:“让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2]的观点。因此,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等“中国特色健身项目”如何利用这一有利的时代机遇,突破自身专业与体育行业的局限,走向更为广阔的大众健康视野,成为一种公众认可、社会认同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则是当下融入国家健康发展战略的迫切任务。从某种层面,从2020-2030年的十年时间内,既是国家健康战略宏观布局和实践体系建设的十年,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在大众健康领域和国家健康事业如何选择、创新、融合和建构发展的重要十年。因此,立足于自身特点,站位于社会需求,借助于新时代的国家东风历史机遇,是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发展的最佳发展历史时期。

2 “体医结合”路径下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提供了时代背景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健康中国行动”策略中具体明确了有关“体医结合”的发展路径方向。同时,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中明确提出“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为此,面对国家健康战略、中医传承、体医结合等诸多现实因素下,民族传统体育在“公共健康领域”应如何回应社会和如何作为等问题,必然引发相关的深度思考。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是否已经形成了所谓的“中国特色健身项目”。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文件中,“中国特色健身项目”成为一个较为显著的词语。就民族传统体育范畴而言,何为中国特色健身项目?基于国家文件中反复提到的“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话语前提,是否考虑可以先从这两类项目开始“中国特色健身项目”的起始与构建呢?从太极拳近年来的发展来看,国家创编研发和推广的八式、十六式、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太极拳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大众较为认知认可的健身运动方式。尤其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因动作简单、风格突出、运动适中已经成为世界较为经典的“中国特色健身项目”之一。如张银萍[3]通过对以2000-2015年太极拳健康报纸报道的相关研究,认为太极拳可以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显示了太极拳在公众视野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目前,尽管还有着陈、杨、孙、吴、武等多种架势的太极拳,但是选择国家体育总局(前身为国家体委)创编的“国标”简化太极拳系列作为建构“中国特色健身项目”体系的内容之一,无疑具有较好的社会普适性和推广价值。此外,以八段锦、五禽戏为代表的传统健身气功内容也应作为“中国特色健身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并于“国标”简化太极拳体系组成“中国特色健身项目”。太极拳和八段锦为代表的健身气功作为“中国特色健身项目”的核心内内容,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都具有实践可行性和传统文化代表性。

其次,民族传统体育是否已经形成了所谓的“科学健身体系”。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体育学二级学科的建立,为推进现代化与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与发展方向。传统体育养生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二级学科下属的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在科学健身领域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与进展。尤其是近几年,相继出现了一批以传统体育健身养生为研究内容的硕博士论文,从学术理论高度对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健身路径进行多维研究,并形成了颇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如《中外健身气功健康促进研究的比较分析》(史海阳,2018)、《养生典籍功法技术挖掘整理研究》(范铜钢, 2016)、《太极拳“五功六法”应用于早期帕金森病辅助治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黄豪,2015)、《呼吸和意守对心率影响的实验研究》(刘洪波,2013)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钱红军,2012)、《太极拳健身效果研究—从免疫学视角》(赵影,2012)等。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健身机理尚未清晰、健身体系尚未规范形成仍然是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仍然缺乏大量的健身健康实验的实证研究科学支撑,也缺乏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效果与其他体育运动方式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如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的健身机理本土立场与传统话语解读不够精准,而单纯的西方式心理和生理指标又很难对应传统体育内外结合、身心一统的传统健身特点等。此外,健身体系内容构建也仍显得较为分散。就目前而言,国标太极拳与民间传统太极拳各有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地方与国标相并发展,对于何为“中国特色健身项目”的健身内容标准化和机制规范化带来一定的研究和发展困惑。同时随着健身气功系列的拓展,健身气功的内容体系也愈加庞大和繁杂,从传统的八段锦、五禽戏到不断创编的太极养生杖、大舞等。健身气功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其内容体系的不断丰富性为健身体系内容的精准性构建也带来一定的发展困惑。

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是否能够融入所谓的“体医结合”。在体医结合领域,运动康复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并相继成为国内一些高校本科专业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方向。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而言,体医结合在本领域的发展仍存在着多种现实困境。一方面,就从体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来讲,尽管体医结合课程在一些体育院校本科专业中有所涉及,但由于培养方案课程模块、课时数量、培养方向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大多以运动康复和推拿按摩等课程的形式,进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本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而这种知识碎片化的课程内容更多是一种通识性教育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真正体医结合专业人才的知识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操作的需求。而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的“体”仍然并未真正的和“传统中医”进行主动的融合与建构。尽管“武医”一度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内体医结合的代表,如成都体育学院郑怀贤先生创建开辟的“武医”先河,对于推动武医结合的发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但就近年来国内现实发展的情况而言,高校武医方向的培养尚未形成特色和体系,武医人才也一度出现武医分离的现象,即武不学医,医不练武的尴尬局面。就高校武医领域而言,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居多,实践操作路径相对匮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此外,尽管在2019年10月国家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太极拳与八段锦作为养生保健方法。然而真正意义上,传统体育运动养生也尚未真正纳入传统中医的视野与范畴。因此,以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实质上则是体与医两条路径的分离式发展状态。

3 疫情背景下传统体育健身现代话语体系建构与发展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始爆发以来,体育政界和学界纷纷聚焦于传统体育的普及推广与创编,用于疫情期间人们家居身体练习和提升免疫力的体育运动方法和健康生活方式。如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委托南京中医药大学创编系列的健身气功运动处方、上海体育学院郭玉成主编了《非遗体育健身法》、成都体育学院编写出版了《疫情防控居家健身指南》、四川武术协会制作了《宅家武术健身操》等等,彰显了民族传统体育积极融入抗击疫情的国家行动和社会责任使命。正因为如此,建构传统体育健身的现代话语体系则显得更为迫切。基于国家《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或许可以梳理一些基本思路来讨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的现实路径与发展方向。

首先,应立足于“特色化”理念,建构中国特色健身项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就民族传统体育而言,项目多样,内容丰富,如何梳理建构国家提出“中国特色健身项目”是首先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无论从《健康中国行动》还是《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多个国家文件中,太极拳和八段锦成为国家层面多次提到的代表性传统运动项目。由此可以推测,在国家公共健康工程的视野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拳和以中医为基础创编且历史悠久的八段锦、五禽戏系列似乎更加符合“中国特色健身项目”的话语范畴。此外,建构中国特色健身项目也应从“特色”和“传统”两个维度去梳理与建构其内容体系。

其次,应立足于“科学化”理念,致力于科学健身的健身机理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应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理解。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机理的解读与阐释尽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进展,然而,如何阐释传统经典,仍然以宏观文化模糊性大于微观精细描述性的现象居多。现代体育的健身机理基本建立于西方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并形成了西方体育健身的话语体系,如现代医学所采用的生理生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健身和健康指标方法和路径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科学化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但同时,作为形成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近年来在部分借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进行健身机理实证的同时,应站位于传统中医和传统养生文化的立场与视角,在深度阐释呼吸、气血、意念等一些中国特色传统运动特点与健身机理领域做出更为客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如太极拳云手动作治病机理的具体过程和路径?又如太极拳云手动作中,互为表里的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胆经如何配合动作、呼吸和意念?其伴随动作的经脉气血循行走向如何?太极拳云手动作的练习次数、速度以及运动负荷的控制等问题。又如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为何成为整套动作的起始?该动作双手上举时头部后仰与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气血运行走向存在何种关系?又如八段锦的“攒拳怒目增力气”中的双手“握固”,为何是拇指在拳内而非拳外,其健身机理如何解释等等问题。由此可见,在一定意义上,传统特色的健身运动需要站位于传统中医和现代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融合视角来进行解读。因此,或许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机理的科学化理念更应坚持与中医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融合基础上,采用中西融合两条路径方向,从而在传统与现代、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进行全方位的“科学化”阐释。

最后,应立足于“治未病”理念,逐步走向体医结合视域下的治未病运动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功能在“体医结合”的范畴内讨论,其实是对前面谈及的“特色健身内容”和“科学化”因素的具体实践体现。就体医结合而言,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应远远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简单身体活动,而是在传统中医理论体系或者学科范式下的“准医学”范畴。也既是说,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不仅仅局限于人们的自娱自乐和健康运动方式,而是一种更加趋向于科学、精准、规范的医学病理范畴和理疗康复手段。或许如此,才能逐步完善并做到练习有内容、动作有标准、实施有规范、运动有针对、健康有效果的目的,也才能真正超越“体育”的专业范畴,纳入社会公共健康领域的“大卫生和大健康”的视野。

4 结语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彰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这无疑为民族传统体育在服务于国民健康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从某种程度上,“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形成了客观要求和社会需求;疫情背景下的“身体健康”的社会聚焦与关注,提供了民族传统体育健身上升为国家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的范畴和视野;健康中国行动的国家文件精神指向和体医结合的实施路径,给予了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发展的社会责任与发展机遇。正因为如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在担负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在公共健康领域中积极服务于社会之需,并逐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身话语体系,实现其现代化的科学化发展之路,从而彰显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与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体医气功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
动物的“气功”(二)
动物的“气功”(一)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