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编教材建构微型化写作教学的策略

2020-11-24定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微型化腰鼓言语

○ 定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学生由于言语素材积累有限,在写作中往往存在“无米下锅”的窘境,长此以往会产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此外,由于写作教学内容在教材中以散状的形式存在,跟在阅读教学之后,致使部分教师重视阅读教学,忽视对写作教学的系统建构。对此,教师应将学生写作过程中表现的具体问题,细化为阶段性的写作任务,选择恰切的写作教学策略,达成微型写作目标的微型化写作教学[1],以学情确定精准,教学取向精细,建构方式精致,教学形态精巧作为主要特征的写作教学路径[2]。写作作为语文学习中学生言语思维外化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重要方式。本文将统编教材特点和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现状相结合,以“小步走出大路”的思路,构建初中微型化写作教学的新路径。

一、基于教材选文文体开展微型化写作教学

文体,顾名思义就是指文章的体式,是文本外在形式的表现。初中统编教材的选文充分考虑了文体,并且在单元内容的编排上照顾了文体一致性组文的编选体例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为开展微型化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视角[3]。我们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主要编排了《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等四个文本,从文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几篇文章归类到记人叙事的散文中去。这类文体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文本中往往会通过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多种方式去塑造人物形象,而本单元的写作教学任务是学写传记。传记作为一种记人叙事类文本,需要运用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去塑造人物形象。基于文体上的共通性,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以微型化写作的形式,落实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方法单一运用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都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分项逐渐完成本单元的写作学习任务,并且不会感到写作任务的艰巨。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用200左右的文字,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去写自己熟悉的人,去回忆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去叙述让自己觉得感人至深的人。以文体作为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切入点,会逐渐破解学生在写作中忽视文体这一难题,会为学生写出不同文体的作品打通关节,铺平道路[4]。

二、基于文本内精彩的语段开展微型化写作教学

语段是构成文本最基本的“骨肉”,是文本总体性存在的基本单元体现。阅读教学内容建构中所选的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文本,是教材编选专家精心选取的优秀之作,所选文本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精炼严谨。不仅如此,文本内的个别段落或在结构或在内容层面,往往会有照亮并吸引我们眼球的地方,我们可以将之作为开展写作教学的“部件”[5]。依照王荣生先生区别出的教材选文功能,我们可以将教学重点聚焦于“用件”上,用教材所选文本的精彩“统件”为参照,来组织微型化写作教学,以精彩语段之形式和内容仿写,为对象生成丰富的言语作品[6]。我们可以统编教材中的《安塞腰鼓》一文为例,来重点说明文本精彩语段的仿写。该文多个段落综合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情境。我们可以其中任何一个段落的形式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用一段文字仿写一个场景。有学生基于原段的结构形式,生成了以《舞》为题的言语作品:

看!一跳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融入了百十个高雅的舞者,如百十只高傲的天鹅,轻舞在你的面前,细雨一样,是缓慢的银针;花瓣一样,是翩然的蝴蝶;雷电一样,是惊人的响动。广阔的舞台上,爆出一场多么优美,多么轻柔,多么惊心动魄的舞蹈啊——芭蕾舞!

三、基于文本感人的思想情感开展微型化写作教学

思想情感是文本单一存在的精神“立柱”,是文本感动读者的利器。体式、思想情感也是学生开展写作活动的原动力[7]。学生惧怕写作除了因缺少素材而“无米下锅”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思想情感体验单薄。选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个文、本都闪耀着人类思想的光芒或感人至深的情感,文本中的思想情感是人类伟大思想和丰富情感的写照和积淀,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往往会在心灵深处与文本产生共鸣,这为学生丰富自身情感体验和积淀思想提供了途径,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表达人类共通情感的启迪。基于此,我们可以借助文本阅读活动,创设与学生阅读的文本相对应或者相似的写作情境,让学生进行情感移植,以人类共通情感体验为切入点,促进学生个体情感走向丰富,从而生成个性化的言语作品。我们仍然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安塞腰鼓》一文为例,在文本阅读任务完成后,我们可以用一段芭蕾舞视频作为引子,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后,移植《安塞腰鼓》中对安塞腰鼓这一黄土高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仿写一段话,以表达热爱芭蕾艺术之情。下面是学生生成的言语作品:

好一个优美的芭蕾舞!舞者们的胳膊、腿、全身,优雅地舞动着,轻柔地舞动着,大起大落地舞动着。它震撼着你,触动着你,吸引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轻松。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优美的芭蕾舞!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世界出奇得安静,以至于观众十分震撼,简直像来到另一个境界,刀尖上的舞蹈,疼痛而残忍的美。

四、基于文本别致的篇章结构开展微型化写作教学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文本的篇章结构往往反映的是作者认识事物的过程,是言语作品生成的、合适恰切的形式载体[8]。选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如果单从篇章结构的层面来分析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其篇章结构自然可以成为我们开展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引子。如,我们可以《陋室铭》的整体结构为例,写出《教室铭》《考试铭》;我们可以《谈生命》为例,引导学生对总分式结构进行写作实践;我们可以《沁园春·雪》为例,引导学生构思写作虚实相生的记叙文;我们也可以借鉴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安塞腰鼓》开头结尾时悄无声息,而中间部分“好一个安塞腰鼓”总分总的结构来写《舞》,学生生成的精彩言语作品摘录如下:

一群洁白的天鹅,她们的身后是一段旋律,她们轻快得就像那旋律中跳跃的音符。绚丽的灯光照射在舞台上,也照射在她们的裙摆上,她们的神情深沉而安静。脚尖的跳跃,手臂的挥动,优雅得似乎从来不拖泥带水。

好一个优美的芭蕾舞!……

好一个优美的芭蕾舞!……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叶圣陶先生这样为语文课正名。事实上,阅读和写作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表现形态,它们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两者融合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这也就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两者缺一不可[9]。从逻辑上来看,阅读是学生对言语素材的“吸纳”,而写作无疑是学生对素材的加工和“输出”,如此看来,阅读就是写作的活水源头,写作则是基于阅读活动的言语思维外化[10]。在统编语文教材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从文本阅读及教学中找到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切入点[11],就能做到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提高,言语智慧生成的建构合宜路径[12]。

猜你喜欢

微型化腰鼓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文思构建,开展微型化写作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What is VR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的微型化改进
啊,腰鼓山
关于微博兴起大众传播微型化倾向的探讨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