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初探

2020-11-24靖远县刘川教育管理中心靖远县五合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写景群文议题

○ .靖远县刘川教育管理中心;.靖远县五合中学

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其改变了原有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更好地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积累更多、更丰富的文学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下面,笔者就初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提出几点意见,和同仁共勉。

一、融汇阅读素材,注重中心议题的设计

议题的最大特征在于多元性和可讨论性,也就是说议题给予教师和学生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广泛空间,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中心议题就是与选文紧密结合,且具有师生共同讨论价值的科学有效的一个或几个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融汇阅读素材,注重中心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更好地带着问题去阅读。

例如,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这两篇写景文章时,教师可以遵循提升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这一基本素养,设置阅读教学的中心议题——“写景抒情类散文的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并呈现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林斤澜的《春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刘大杰的《成都的春天》等写景抒情的名篇,让学生尝试分析概括其文分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作者又是如何来写景的,运用了怎样的修辞和表达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能在不同的文章中感受春的勃勃生机、冬的诗意温情、秋的斑斓色彩。

二、共享集体智慧,注重议题的多元理解

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在学生方面,集体的学习智慧在于不仅可以产生效用,互相激励互相帮助,而且可以产生愉快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知识感悟和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组织集体智慧的讨论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自我认识和体验,在集体智慧的共享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笔者在导读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注重学习诗人“壮志未酬”和“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自己或友人的人生变故和遭遇”,以及“理想和抱负的实现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等多元议题的集体讨论和理解。课堂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议题,交换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思想的激荡和碰撞中共享学习智慧,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三、优化阅读策略,构建高效讨论课堂

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眼球,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对学生的感受,哪怕是很小、很细微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珍视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的独特体验,优化阅读策略,构建高效的讨论课堂。

笔者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藤野先生》《少年闰土》时,特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讨论“成长”和“孤独”的话题。今天的孩子大部分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缺乏面对磨难的承受力,没有感受过鲁迅先生的成长苦难和独自求学的艰辛。但是课堂上,学生就“成长”和“孤独”的话题讨论得非常热烈,原来他们也有成长中的小烦恼。顺势,笔者推荐了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史铁生的散文集《我与地坛》,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部整本的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感悟成长,理解孤独,了解不同的时代和社会,思索人生,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工作,提前充分系统地理解选文,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融汇不同的阅读素材,共享集体智慧,构建高效讨论课堂。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猜你喜欢

写景群文议题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景的妙招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群文活动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