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探究

2020-11-24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幼儿园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工具教学活动美术

○ 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幼儿园

幼儿园美工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培养感受、欣赏、表现、创造能力的基本场地。在美工区内,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多种材料和工具,供幼儿参加活动时自主选择。在活动中,幼儿可选取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既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与同伴合作,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兴趣爱好,锻炼动手能力,体会创造活动带来的愉悦感,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关于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美工区的含义

了解美工区的基本含义。区域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它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和工作性质的游戏[1]。美工区是八种区域类型之一,顾名思义,美工区是指活动室内专门为儿童提供的美术活动的区角,又称美劳区、美术区[2]。美工区提供美术活动需要的设备和材料,面向所有幼儿开放,满足幼儿随时进入区域、自主选择、开展美工活动的需求。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特色鲜明的一种区角活动,与日常美术领域教学活动相辅相成,幼儿园不同年龄班都应根据已有的条件,为幼儿创设科学、适宜的美工区环境。

二、美工区的创设

1.创设美工区的基本要求。在美工区规模与位置方面,教师根据美工区活动的特点、创设美工区域空间时,要考虑空间布局、幼儿人数、操作条件的现实状况,确定美工区域的活动规模(满足2-5人小组活动),可以选择在采光充足的窗边或长廊,并兼顾与其他区角的互动性,美工区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的创造性展示,而幼儿的创造性展示是幼儿通过对美工材料的分解、组合来展现的。美工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准备材料的多样化。在分类布局方面,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要做到合理规划,尽可能达到美工区活动的预设目标。比如将常见的柜子、货架、收纳盒等充分利用起来,用柜子、货架作为区域间的隔断,保证美工区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操作台是美工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美工区域活动对应不同的操作台,教师也要相应选择合适的收放工具。如幼儿坐着进行粘贴活动,桌椅可作为操作台面,收纳盒可用来收放工具;如幼儿站着进行画板拓印活动,能调节高度的画架可作为操作台面,开放式小货架可作为收放工具。

在规则与标识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材料和色彩元素,目的是培养幼儿在多种环境下具备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多种材料的有序摆放,为幼儿随时参与美工区活动做好准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设置相应的幼儿入区要求和规则。如用标识指示进入美工区的人数;用标识指示工具使用的方法步骤;用标识指示废弃物放置的位置等,帮助幼儿建立美工区活动的规则意识;用标识引导幼儿主动整理材料与工具,教师则在一旁指导,及时表扬幼儿的创作,培养幼儿的自主动手实践能力。

2.美工专室空间设置。在功能区设置方面,借助美工专室独有的环境优势,教师可以将生活手工艺与美工活动区域功能有机融合起来,将专室规划出木工区、彩绘区、塑形区、布艺区、造型区等,使幼儿活动与生活息息相关。为方便幼儿手工操作,各区间配套可设置富有艺术形象的材料箱、作品展柜和材料箱等作为分区隔断,有机地划分开各个区域,既独立又彼此相通,从而形成美工专室独有的空间格局。

在管理模式方面,美工专室由于功能多、受众面广,教师对相关课程内容设置、材料工具准备的工作量很大,教师可尝试“化整为零”的美术专室管理模式。第一步,教师可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进行功能区认领;第二步,结合各年龄段幼儿创美能力发展的目标,设置以生活化、游戏化功能区活动形式为特点的美工活动内容;第三步,根据课程内容进度、操作规范、资料工具投放要求,设计各类标识、操作路径、活动记录等;第四步,根据幼儿兴趣、活动记录和反馈情况,调整活动内容和操作要求。

在材料工具与规则方面,美工专室活动区具有服务于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所需美工材料工具数量和种类较多。与班级美工区的材料工具投放不同的是,专室各功能活动区的材料和工具都按区单独设置和管理。例如,在造型区,活动所需的材料和特殊工具分年龄段投放,并用特征不同的材料盒、工具箱分类摆放,起到提示幼儿规范取放的作用。再如,小、中、大班用不同颜色标识区别,以便教师在各班专室活动时,根据标识取放物品,做好相应的活动准备。

三、美工区活动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关系

1.美工区活动和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相同点。不论是美工区活动还是美术集中教学活动,都指向美术领域,旨在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两项活动的内容基本一致,都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为主要活动内容。两项活动的主题也部分相同,教师可把美术集中教学活动中幼儿要欣赏的作品或完成的作品放在美工区,作为集中教学活动的预备或延伸。两项活动的规则基本一致,和美术教学活动一样,幼儿在美工区的活动也要遵守美术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则。例如,工具的使用方法、材料的整理规范、与人合作等基本要求。另外,美术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幼儿虽在美工区活动中的自由度更高,但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2.美工区活动和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不同点。美工区活动和美术教学活动也有许多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活动时间、教师指导、活动形式、自由选择、幼儿的自我管理等方面。美术教学活动一周开展1至2次,由教师根据班级教学目标、月目标和周目标提前设计;而关于美工区活动室常规的区角活动,基本每天都有幼儿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大多数是面向全体幼儿的,活动目标的设计以大部分幼儿的水平为基础;而美工区教师的指导主要集中在个体上,教师根据幼儿个体的水平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2]。在美工区,幼儿基本上是个体活动,幼儿是自己的管理者,每个幼儿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可以自主参与喜欢的活动,可以和其他幼儿进行合作,活动形式更加自由。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管理者,幼儿需要按照教师的指引参与活动。

四、美工区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不可代替性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美工区活动和美术教学活动在许多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活动时间和材料较有限,教师只能设定主要目标,选择主要的操作方法,幼儿只能进行基本尝试,所完成的作品数量有限。而在美工区中,幼儿活动的时间很灵活,活动材料也很充分,能够很好地弥补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欠缺,实现更好的延伸育人。在美术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感兴趣的幼儿可以在美工区开放的任何时间继续参加相关活动。因此,开展好美工区活动,对助力幼儿更好地成长十分重要。

一个材料丰富、气氛活跃的美工区更能使幼儿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幼儿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操作才能掌握,在短短几十分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练习的机会有限,主要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学会基本方法,进而能够初步尝试。而对活动有兴趣的幼儿不会满足于一次活动,也难以通过一次活动就做得很好。因此,重复练习是必要的,而且往往在重复参加的过程中,幼儿才能有更多创造性。美工区正是幼儿重复参加活动的场所,在那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反复进行感兴趣的美术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美工技能也得到了发展。美工区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在那里幼儿可以自由取用材料,自由确定创作主题,自由选择创作方法,自由分配创作时间。相对于美术教学活动,幼儿在美工区的美术创作更能彰显个性。

五、美工区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尽管美工区活动对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的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依然有一些出现的问题。如美工区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常规教学的周或月主题相似,教师依据常规教学的周或月主题确定近期美工区活动的内容,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体验范围,限制了幼儿对新鲜事物的认知水平。

另外,教师对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和评价欠妥。部分教师对于幼儿活动的观察记录方法掌握不到位,观察记录不完善。而没有观察就没有评价的发言权,又因为部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不清晰,导致美工区活动结束时,教师对幼儿各方面的评价不客观、不准确;或者由于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美工区活动对幼儿的作用,评价较片面,使得美工区活动缺乏完整性。由于评价的缺失,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没有及时得到认可和点评,幼儿的相应能力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长此以往,幼儿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对此,教师必须格外重视,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六、教师发挥在美工区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启发式的指导和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是幼儿相关活动开展的有力支持。教师的有效指导能发挥提高幼儿创意思维品质的作用,可以将教师的指导分为介入式直接指导和观察式间接指导。活动的具体技艺技巧、活动的具体要求、参与活动的幼儿能力等都影响着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教师能否选择适宜的指导方法也决定着美工活动的效果,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同样,进行美工区活动的幼儿也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组织活动的教师要用准确、发展的眼光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和效果,做好相关的区域观察记录,以便判断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以幼儿合作者的身份去尊重和理解幼儿的兴趣、行为,扮演好幼儿支持者的角色,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和创造,教师适时地提供指导。期间,教师要做到会“忍”、善“推”、装“傻”、露“喜”,成为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真正的合作者、支持者和激励者。

总之,教师要善于改善条件、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加各类美工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设活动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使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为幼儿快乐成长插上想象和创造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猜你喜欢

工具教学活动美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巧用”工具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