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0-11-24金昌市第一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作业探究

○ 金昌市第一中学

高中地理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重要指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增强学生生存能力的基础性地理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要将教学触角深入到学生生活和他们的经历体验中,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拓展学生视野,进而达到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的目的。

一、生活化课堂环境的创设——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

生活化高效课堂环境的创设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为此,教师要在课前做最充分的准备,包括课程标准的研读分解、学生学情的分析把握、教材内容的挖掘整合,只有做到对课标、学生、教材心中有数,才能真正掌控课堂,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有效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新课导入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入手,设计出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吻合的问题情境,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确实有用,从而启发其积极思维,增强其学习注意力。

2.小组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既能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使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消极为积极,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倾听,懂得表达,课堂变成了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改变了传统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的教学模式。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教学效果的提高显而易见。

3.教师整合点拨,提高课堂效率。合作探究发挥了小组的合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潜能,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交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的精讲和点拨同样重要。为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生活化资源,让这些丰富的生活事例成为学生探究讨论的具体内容,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跳出教材所呈现的具体案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自己身边的教学资源,如联系德国的鲁尔区,从传统工业的兴起、衰落到复兴,为自己的家乡镍都金昌的传统经济可持续发展“会诊把脉”“献计献策”。教师还应有敏感的地理嗅觉,平时应注重地理信息的搜集,关注电视新闻、广播、期刊图片、生活知识中的地理信息等,将地理学习融合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这样的生活化课堂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

1.教学方式多样,以学生为本。改变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教师应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以由学生动手试验:对比沙子和水升温、降温的差异,以此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

2.学生评价科学,以激励为主。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并且要对学生的学习,无论过程、方法还是探究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要给予学生真实的有启发性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当然,教师的评价不能一味地鼓励,也需适当指明不足,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是非观。

3.作业设计多样,以层次为先。课堂达标检测和课后作业的设计应从多角度切入,体现“个性化、多样化”的改革与创新,作业的布置应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等广阔的时空开放,学生的作业也应由“可预见的、封闭型的”学科作业走向“以师生共同建构、开放型的”作业。例如,进行社会调查、3分钟的课前演说、手工作业、口头作业、网络作业、小论文、小实验等。多元化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乐趣,使得整个课堂形成了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

总之,新课改给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既然从事了教师职业,选择了地理学科,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新课改中,搭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将生活元素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奥妙,提高地理学习能力;让教师在有效教学中锤炼个人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作业探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