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信息技术与中学各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0-11-24榆中县第二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板书中学学科

○ 榆中县第二中学

当今社会,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特别是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它以动静皆宜、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使得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成为目前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在中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之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语文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上课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计算机动画、投影、音乐、录像等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和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甚至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特殊化教学,在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例如,教授《春》一课时,首先播放录音,利用声、情、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录音在课文中的示范作用,学生倾听课文录音,并且伴随录音轻声读,使学生在聆听品读中步入春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鉴赏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情趣,同时为深入分析课本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移动、闪烁、变形等功能,让学生在形象、具体的感知情境中高效而轻松地理解数学的内涵,这样不但简化了教学过程,加快了教学节奏,缩短了教师的板书时间,还把抽象的数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让学生在一节课中保持积极的思考和思维状态,让学生接收到更多的知识点,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上“圆的认识”这节课时,用比较直观的动画给学生播放星球运动轨迹,教师通过问题引出学习内容“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直观形象的场景和画面充分调动起来,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融合

英语是一门读、写、听、说的语言学科,枯燥的讲授让学生对英语课产生了逆反心理,而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进行合理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语言、文本、声音、色彩、图象和动画传递信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丰富其视觉听觉内容,强化了视觉听觉训练。可视化的语境不仅有助于口头语言的训练、记忆和理解,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欲望,鼓励学生多表达,为英语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英语教学时,我们可把重、难点,即情境对话、图片、板书要点都设计制作成课件,加入声音和视频,这样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解和板书的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环环相扣,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极大地增加了学习兴趣。

四、信息技术与中学理化生教学的融合

化学、物理、生物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学科,在传统理化生实验室中的学生实验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如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实验过程过快或过慢、部分实验有毒等,都不利于学生去做,所以不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细致、完整的描述和观察,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全面了解。但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模拟一些实验环境,一些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都可以做,弥补了平时做常规实验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演示效果。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设备模拟一些有毒的、危险的实验,使实验在理化生教学中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验的技能技巧。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构建可通过自己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与中学各个学科的融合必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信息技术与中学各个学科融合,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板书中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在多解中学创新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超学科”来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