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11-24秦安县第二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分组德育核心

○ 秦安县第二中学

阅读是人们传承创新,获取知识的基础,高中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能影响学生的性格品质。大多数的优秀阅读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能够体现创作者的道德品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通过德育,实现文化传承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阅读活动,对学生开展德育,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而实现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时,融合德育,能够使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树立传承文化的责任感。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时代名篇,闪耀着道德与智慧的光芒,对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结合学生与课堂的特点,选择适宜的阅读内容,开展有效的德育,实现文化的传承。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文本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建筑,进而体会作者对中国建筑和民族文化的情感。基于此,通过多媒体等设备,向学生播放与建筑相关的图片或记录片,使学生感受中国建筑的独特美感,与作者形成共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认识中华文字的语言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文化的传承。

二、分组阅读,提升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经历的社会活动较少,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因而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和叛逆心理,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如果仍然使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分组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碰撞,加深对阅读文本的认识,增强自身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带领学生分组阅读时,应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征和家庭背景等条件进行了解,以此为基础合理分组,使学生能够在小组阅读中,从多角度和多方式解读作品,理解文本内容,深刻认识作者所表达的含义,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作为生物的社会》时,可将学生合理分组,带领学生快速阅读《细胞生命的礼赞》,了解关于昆虫的组织社会,并对比人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阅读,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深层次、多角度探索文本内容,进而形成科学思想,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不同的学生对这篇本文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会觉得震撼,有的学生会思考得更加深远,联想人类世界。小组阅读与小组交流,能够使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进行思想的碰撞,加深对文本的探索和记忆,拓宽思维广度与深度,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增强阅读实效性。

三、延伸教材,增强审美鉴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大量的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只是其中一部分,要想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活动,增强核心素养,教师应延伸教材,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提升审美鉴赏水平。课外阅读具备一定的优势,能够使学生阅读到逻辑严密、连续的文学作品,增强审美鉴赏水平。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时,应结合学生的情况,适当延伸教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找到阅读的方向,增强审美鉴赏的水平。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在课后进行教材的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使学生深层次了解林冲逼上梁山的情节,在波澜起伏、张弛有度的文字中,加深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教师对阅读教材的有效拓展和延伸,能够激发学生探索阅读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学习我国四大名著,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增强他们的审美鉴赏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使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享给大家,通过有效讨论交流,丰富自己的阅读活动,激发自身的阅读热情,更愿意和主动地融入阅读活动中,探索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感知语言的魅力,进而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增强审美鉴赏的水平。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活动是学生探索知识最有效、最主要的形式,既能拓展学生的情感世界,又能使学生具备高尚道德和独立人格。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使课堂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不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分组德育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