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校人本化管理模式的运用策略初探

2020-11-24高台县教育局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人本化管理者理念

○ 高台县教育局

人本化管理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尊严,以此调动人的积极性。初中阶段需要以新课程改革的创新内容为关键点,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优化学校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当前,很多初中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引进人本化管理模式。那么,如何巧妙地应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发挥其在管理方面的优势,就成为广大教育管理者应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初中阶段应用人本化管理模式的意义与应用方面展开论述,就如何将人本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初中管理提出几点看法。

一、初中管理中人本化管理的背景

1.初中学校人本化管理内涵分析。初中阶段学校管理需要将学校内部资源信息与外部环境有效连接,把学生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将人本化管理理念发展为初中学校管理的基本管理理念,促进学校管理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1]。这也是对学校传统管理方法的一项改革,目的在于在人本化管理理念下合理利用学校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发实效性强的管理模式,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利益,实现初中阶段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样,既丰富了学校管理理论,又促进了该理念的延伸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校深化改革,是学校变革的主要需求,也是学校长足发展的关键途径。因此,管理者应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目标,确定有特色的管理理念,科学设计管理方案,规划管理体系。

2.初中学校管理发展现状。初中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业发展。若学校采取的管理方法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甚至严重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化推进,初中学校实际管理情况并不乐观,仍然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首先,部分学校管理者思想比较落后、顽固,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法不够合理,缺少优化与创新。而自身也不愿接受、实施新的管理模式,不能及时更新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使得学校管理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长远规划,缺乏整体性,导致学校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管理模式相脱节。其次,部分初中学校已经应用了人本化管理模式,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管理活动,缺乏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些不利于增强学校管理氛围,也不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最后,部分学校虽然紧跟时代潮流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但没有灵活应用于管理工作中,使得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被限制,没有落实到师生未来的发展中。而人本化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需要管理者合理开发师生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调动人的灵活性、创造性,激发人的主动性,帮助师生制订更明确的任务与目标,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由此可见,初中阶段学校管理者应主动探索人本化管理的有效运用策略,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初中学校人本化管理模式的运用策略

1.情感激励。人本化管理理念的实施需要管理者提高对情感激励的重视,通过情感激励满足学校全体教职工发展愿望,解决遇到的难题,始终以优良的情感态度,主动投入到学校的管理中。管理者要想充分运用人本化管理模式,就需要足够重视管理对象,给管理者与管理对象搭建良好的情感沟通交流平台,便于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及时沟通交流。发现情感上的变化,及时疏导存在的负面情绪,主动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间的心灵沟通,增强管理对象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让管理对象始终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管理工作中,提升学校管理的实效性[2]。

2.人本化学生管理。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半成熟”状态,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与自我约束力,却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用人本化学生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基础实施个性化管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在关心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基础上,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给学生足够的成长空间,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管理氛围与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不可忽视或偏爱某一类学生。对待优秀生,不但赞扬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优秀之处,还应合理引导他们以平常心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胜败,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对待班级中的学困生,由于自卑或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落后的原因,帮助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逐步进步,慢慢感受成功的喜悦,最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兼顾每个学生,给其自我学习与展现的空间,让其正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成就感,实现人本化管理目标。

3.人本化班级管理。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主要以金字塔型管理模式为主,虽然保证了班级的稳定性,但在管理的过程中急功近利,盲目强调管理,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在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教师在班级中应用人本化管理模式,以圆形组织为主,根据学生各自的优势设置具有创意性的管理职位,安排相应的管理工作,引导每个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在各自的范围内发挥主人翁作用。而且,在班级内设置意见栏,接受监督,对不合理的管理办法提出管理意见。这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心,还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会班级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全能型人才。该模式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相比满足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4.人本化学校管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要求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3]。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到管理的方方面面,将教师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把教师和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使学校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服务更加亲民化、决策更加贴心化。把学校决策的出发点放在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保障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尽职尽责地做好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要在管理中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本化”管理机制,制定完善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在制度执行方面要坚持“严管厚爱”“严而有情”的原则,既要严格按照制度管人管事,制度执行过程中人人平等,又要做到以引导为主,约束为辅,体现对人的基本尊重与关怀。

5.人本化教师管理。教师是学校管理的接受者,学校应建立人本化教师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一方面,关注教师的情感。人本化管理属于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学校要注重发挥情感导向作用,强化与教师沟通交流,了解问题与需求,提供更为满意的工作环境,提高学习积极性与工作效率[4]。管理者要关注教师情感变化,遇到问题时主动沟通,为其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发挥优秀典范激励作用。榜样是人们进步的主要动力,管理者要意识到榜样对广大教职工的激励作用,发挥榜样作用让其他教职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我,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此,学校管理者应注意在要求其他教职工时自己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工作与行为,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管理者应清楚自身的义务与责任,除了要对广大师生起到管理约束之外也要明确全心全意为全体师生服务的责任,逐渐改进自身管理方案,在工作与学习方面给广大师生提供帮助。

初中阶段管理中坚持人本管理理念,实现预期的人本化管理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管理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与革新。因此,管理者在管理中要清晰认识人本化管理方向,以较高的工作主动性主动探索有效的人本化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促进初中教育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人本化管理者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大学中的人本化教育管理分析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