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权”后中小学校长更应成为“善治者”

2020-11-24

甘肃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治教规律校长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对如何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进行了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赋权。为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内生动力、完善管理体制等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是一种简政放权切实解决现实中对中小学“管得过多”问题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小学管理体制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积极创新。对中小学校长而言,这是“放权”意义上的“松绑”,也是激发办学内生动力的机遇,更是一种新的考验。在“放权”背景下,中小学校长如何适应和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成为一项值得深思、亟需解决的课题。

要始终敬畏法纪,秉守依法治教底线。“放权”放的是学校管理权,松的是束缚校长管理手脚、影响管理自主性和主动性的不必要的外界约束,减的是额外的不必要的工作压力和负担。但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方面,校长的权力和责任丝毫没有改变,而且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校管理的法制化原则以及学校管理涉及对象的权益保护要求等,没有丝毫的变化。中小学校长一定要科学地认识到,“放权”不是“放任”和“放纵”。“放权”是在法治框架和依法治理前提下,对管理行为和管理责任主体的科学调整,但依法治理和依法保障权益的法律框架是没有任何改变也不容改变的。因此,越是“放权”,越是意味着沿着法制化治理的轨道发展,越是标志着依法治理更加科学与规范。所以,“放权”背景下,中小学校长更要恪守法纪底线,要坚持依法治教的原则和底线不能有丝毫逾越。在此次改革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经费使用自主权,但如果忽略了法纪约束,过分追求自主,难免会出现违规使用资金和经费管理违法现象,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必然是一种得不偿失。

要遵循教育规律,确保管理更加规范。“放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校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该管的一定要管好。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不同于其他,其参与对象的特殊和管理对象的特殊,使得学校管理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做到科学规范。所以,“放权”并不意味着校长可以为所欲为,可以想当然而为之,更不能“朝令夕改”,违背教育规律及人才培养规律,尤其不能违背学校教育教学规律。所有的管理改革和尝试,都必须建立在遵循教育规律、遵循课堂教学规律、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因此,中小学校长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放权”是让校长大胆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绝不是随意管理、随心管理。“放权”对中小学校长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改革,用改革激发办学动力和学校管理的内生动力。所有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模式改革,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更加规范,更加高效,更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追求办学特色,继续提升质量。不管是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还是人事管理、经费管理、激励机制自主权,其根本目的是褪去大而统、负而重、呆板僵化的外在约束性和束缚性机制体制,把属于学校的事由学校办,让学校轻装上阵,鼓励学校在遵循遵守国家关于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灵活、科学机动的治理、评价、创新等,实现办学特色化,使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这样的“放权”背景下,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沿着契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轨道前进,中小学校长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实际、乡土乡情民情社情、学生群体成长实际、师资水平、学校文化底蕴等,理性地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课程主题设计、教学方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办学特色谋划等,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和最理性的管理主张,这也是实现特色化办学、精品化办学、谋求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放权”背景下,中小学校长必须要立足实际,围绕特色化办学和规范化办学,念好教育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既不能“放权”后为所欲为,更不能“放权”后无所事事,特色办学、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和民生所期,也是“放权”后校长必须认真作答的“必答题”。

要更加注重内外兼修,成为乡贤社贤。“放权”不仅是一种管理模式的深化和变革,更是对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将学校内部管理上升为科学治理的必然过程。中小学校长必须成为一个智慧型的“善治者”,才能不负众望担此重任,这不仅包含对校内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善治”,更包括校长对学校周边人际关系、校地关系处理的“善而为之”。作为校长,不仅仅是一个学校自我治理责任的承担者和履行者,更应该成为地方社会文化的倡导者和代言人,也应该成为学识渊博、善于治学、培育桃李、影响地方文明发展进步的积极力量,也就是我们誉称的社会贤达和乡贤名士,这有利于塑造教育形象和学校形象,带动良好办学环境与氛围的形成。所以,“放权”背景下,中小学校长应自觉担负起学校治理重任,也要拾起学习充电的自觉,不断丰厚自我,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专家型、智慧型校长,更要通过充电提升,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区域内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乡贤名士,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建设中发挥教育人特有的智力支撑和文明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治教规律校长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新时代高职院校依法治教模式研究
嘉庆皇帝治教策略研究
巧解规律
临高县举办依法治教专题培训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