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2020-11-24临洮县金泽小学
临洮县金泽小学
众所周知,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让教师明确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意义,然后找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听,从而学会学,进而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意义
相关的研究表明:在日常的交往中倾听占的比例往往要高于说的比例。教师在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就语文学科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并不局限于学生单方面的倾听教师,还包括了学生互相倾听、学生倾听文本、倾听自然等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领会学习的内涵,促进学生从机械式的记忆中走出来,自主完成知识构建的过程。事实上,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当学生主动倾听并获取信息时,大脑也需要进行判断以及思维重构,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以及被动思维中走出,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此外,倾听属于主动的行为,善于倾听的学生比不善于倾听的学生更容易走入他人的世界中,从而感悟情感,促进与他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包容以及爱的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倾听能力提升了,良好的思维也会形成,让学生受益一生。
二、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
1.创建倾听环境。若教师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更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增进师生的情感,为学生搭建有效的沟通桥梁,从而感受到互相被尊重。小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教师若想要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还需要不断钻研,并找到能让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为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提醒学生认真倾听他人讲话,不可随意打断,养成良好的倾听素养,这也是做人基本的礼貌问题。就算是对他人的发言存在疑惑或者是持不同意见,也要在他人发言后再评论。以教学《观潮》这篇文章为例,在接近下课时很多学生的心思都不在课堂上了,教师提问也只有个别学生回答。但是本节课的教学还有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感悟,若直接提问,那么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时,笔者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唤回到课堂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观潮,去体验看看‘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是什么感觉吗?”待学生们集中注意力之后,教师请学生们当导游,让他们介绍观潮时的景象。如此也能让学生更高效地总结课文,激发学生倾听兴趣。
2.进行倾听训练。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点,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倾听训练,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将听与写结合在一起。听与写结合主要是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听的内容,也就是将听转变为写与记的过程;第二,听与生活结合。这主要是要求学生将倾听运用到生活中,而不是局限在教师讲解的过程,比如说让学生记录下每天听到的广播新闻,并选取其中的重点积累下来,促进学生养成倾听习惯。一个学期结束后,笔者发现学生们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倾听能力提高的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可见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十分有利。
3.注重评价反馈。当学生表达之后,教师适当运用积极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这也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善于倾听、会听等相关的优点,以自己真诚的评价去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学习上的满足,促进学生主动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有一次在课堂上一个学生发言由于紧张说错了一个词,在这位学生的发言结束后,另一个学生举手说:“她刚才的发言读错了一个词语。”这时,笔者微笑着给这个学生奖励了一个小星星,主要是表扬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见,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教师不断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综上,倾听能力是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作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