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管理发展与创新研究

2020-11-24邢柯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

灌篮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中职信息化

邢柯 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

一、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凸显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的一部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具有极大的差异,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以满足未来一线职位的要求。但是,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无法适应实际工作,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育效率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侧重于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显示出学校的专业特点。

(二)课程设置创新性不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以及专业技能不规范和实践不足,这些教学上的缺陷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它对学生自我创新和进步也存在着一定的阻碍,无法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性。

(三)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标准不统一,要求不明确,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佳,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过于单方面,无法有效地监控教学质量。

(四)中职教育整体环境复杂

中职学校教育中的整体环境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社会认可程度、教师认可程度、学生生源质量以及就业率等方面。从社会认可程度和教师认可程度上来讲,都对中职学生存在偏见,认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差、学习成绩差等等,在各个方面上都远不如高等院校学生。从学生生源上来说,大部分生源质量较差、学习能力差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等等。从整体就业上来看,就业范围小、就业情况不理想,很难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信息时代给中职教育管理造成的影响

(一)信息时代发展给中职教育管理带来的机遇

现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阶段,不仅对企业,对教育行业均有着不小的推动效果。并且对于传统的中职教育管理而言,信息化的降临是一种契机,是对教育革新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的一种措施,是中职教育持续改革的时代所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得中职教育管理朝着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前进。近几年来,诸多中职院校凭借导入信息技术构建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落实了职教资源的充分结合,同时使得教育相应工作落实了信息化处理,给中职教育的进步带来了更加全面丰富的资源。并且中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对中职学生的综合发展与培育学生主观能动性均有着不小的价值与作用。并且教育管理信息化给中职教育学分制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帮助。学生能够自主挑选喜爱的学科,养成更多的爱好与兴趣,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策略。并且教育管理信息化使得中职院校、学生以及企业之间形成了充分的衔接,使得中职院校教育更加具备针对性,给培育复合型人才带来了不小的帮助与支持。

(二)信息时代发展给中职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将来,一方面给中职教育管理带来了发展契机与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也给中职教育管理的发展与改革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是否在新时代获得持续的发展,中职院校不但要正视所带来的际遇推动教育管理的持续改革与发展,也必须落实好应对各类挑战的心理预备。如此这般才可以将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好处充分彰显出来,推动中职教育获得更加持续的发展。信息时代的主要特点在于传递速度快、范畴广等等,这些优点势必会影响信息资源的效果,势必会提高中职教育管理的难度,特别是中职学生的思想管理工作。假如中职学校无法合理运用网络信息化势必会致使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与难题。从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来开展深入剖析,可以了解到,信息化时代的降临对于中职教育而言,是优势大于劣势的,只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势必会对中职教育管理工作有着不小的价值与作用,甚至能够促进中职教育朝着现代化发展,还能够为我国培育出更多优质的复合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的方式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当今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中,必须首先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进行教学教育培养过程中,需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这也是学生健康成长重要保障。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学校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标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有效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做到正确认识,摆正心态,将教育置于工作的中心,并认识到教师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是照本宣科那么简单。优化职业中学的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在各个方面的努力,在培训实践中积极探索管理培训的新模式。

(二)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使教学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在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中,需要教育部门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以确保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并确保受过训练的学生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有必要改进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从而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任务的进行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教学活动,发挥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所以说中职教学改革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还应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加强教学监管工作

教学的改革离不开相应的监管体系,监控机制能够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心,学校能够通过监管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进行监管。为了发扬监管的民主性,中职学校在对监管进行设置时,可以设置学生与教师的相互监督机制。这也是传统监管机制的优化,传统监督机制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监督。现今的监督机制,教师也有必要接受学生的监督。所以也有必要让教师感受到受众群体的感受,通过监督可以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问题,这样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这个监管制度的设立,还需要结合教学大纲进行管理工作。为中职业学校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从而实现中职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素质的提升,首先需要学校在聘用教师时设置相关的程序标准,招聘具有综合素养的教师,并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来帮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比如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或外出学习等。教师必须有效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教师道德形象,从而影响学生,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升。教师还需要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在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必须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调平等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积极地扩大知识范围。从教学一面手,转变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最终发展成为具有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对激励机制进行不断优化,有效发挥教师自身优点,建立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将单一的传授知识的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五)发展科学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的中职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应发展科学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的中职管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中职教育管理工作中。同时,中职学校还应将新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具体管理工作中。例如,教育管理人员应该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出一份属于自己的成长档案,对学生定期开展家访。在学生成长档案中,应具备学生个人信息记载、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在校日常行为表现、实践活动表现以及学期综合考核评定等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成长信息档案,了解学生的特点以保证因材施教,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对学生学习具体状况进行有效监督,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联系方式建立家长群,以此来增加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将课件、教案以及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资源共享,建立师生交流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六)加强教育环节管理,优化教育特点

对于教育的环节管理,也应当遵从一定的管理制度,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育环节的管理,有助于增强教育特征,可以更好的体现学校的教育制度的效果,对于中职教育务必要可以彰显学校教育的特征,如此才可以更加具备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人才培育,如此才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升中职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素养,有助于中职学生为将来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效果,可以更好的培育与提升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中职教育肩负着诸多的责任,以及具备至关重要的教育义务,应当在中职教育工作的落实过程中,充分体现老师的管理责任。更加充分的体现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价值与作用,如此才能够使得中职教育管理获得充分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中等职业教师通过观念上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来鼓励学生提高实践技能。中等职业学校还应在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并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促进中等职业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基本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中职信息化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月“睹”教育信息化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