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研究

2020-11-24仇保珠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

灌篮 2020年2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跑步学科

仇保珠 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

体育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各个学科当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发展体育运动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体育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还要让学生们对体育学科有全新的认识,掌握更多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面临各个学科的学习、生活,还要为中考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这样的情境下,体育学科可以说成了学生们身心放松的一种方式。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心理需求等方面,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上、生活上的压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初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感态度、逻辑思维、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教师创设不同情境的教学模式,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课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时刻保持热情高涨的学习状态,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训练之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意志力,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所谓学科素养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形成的素养,包括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价值观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标准也是截然不同的。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为自主健身,其中包含三方面内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一)体育运动的认知提升

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运动的认知指的是,学生在进行实际运动这一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素质、技能及形体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体现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的重要时期,身体的成长期,需要学生对体育运动有全新的认知,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方式促进自身的发育成长。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全面渗透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身体认知等,还能锻炼学生的速度、力量及耐力等,培养学生在运动中的四肢协调性和灵活性,提升学生的坚定意志和心理素质,形成终身体育精神,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真正价值。

(二)体育健康的认知提升

所谓体育健康指的是,在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的身体健康、成长发展、身心素质是非常有益的,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综合能力,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地推动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认知在不断提升和加强,逐渐对体育训练有很大的积极性和行动力,丰富学生的思想认知,同时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合作,感受团队的力量,无论对学生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能带来积极向上的一面。

(三)体育品德的认知提升

在初中体育核心素养全面渗透的过程中,体育品德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过程中,逐渐形成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质,对体育学科的理解、认知在逐渐提升。初中学生要清楚的认识到,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具有顽强的毅力和耐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群体力量、团队力量,增加学生们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感染力,有效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研究

(一)更新传统教学理念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不在少数,当铃声响起后,教师先安排学生简单的做些热身或广播体操,之后会安排学生们进行跑步训练,然后会为学生讲解一下本堂课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理论知识讲授完后自己会先做示范,让学生们在原地练习,最后剩余的一些时间会让学生自由活动。这种单一、老旧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所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们难以掌握体育知识和各项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会造成到一定的阻碍。从某种意义上来分析,传统教学会让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就需要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使课堂呈现出具有趣味、活力的教学内容,彰显体育课堂的特色,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趣味和新鲜感。在教学内容让进一步优化,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搜集相关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另外,为了能够创设出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教学模式,推出更具有丰富特色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们共同讨论,也可以当作是一次课堂调查,通过有效地课堂讨论,能够充分了解到学生真实想法,对于教师的创设是否有异议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有助于学生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正确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在课堂上实施各种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不断巩固旧知识,接收新知识中学习体验的一个过程。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重视学生内在心理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以往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改革与创新,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注重于教学实践性,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中成长,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合理安排课上、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兴趣的牵绊下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够熟悉掌握所学技巧和方法,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初中体育课堂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两者相互交流沟通,分享各自的运动体会和技术要领等,相互促进、相互帮助,能够对体育运动的各项技能深入理解、全面掌握,也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强学生的体魄,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有利于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定交流主题是师生间开展有效沟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事实上,师生间的沟通通常都是围绕着教学内容开展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说一些和教学无关的内容,以免出现将学生带跑题的情况。当然,这并非不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只是在拓展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拓展主题与教学主题的契合性,这样方可开展高效的初中体育教学。教师一定要在学生面前有“人缘”,有一定的亲和力,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走进学生的内心,做一名善于倾听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老师,与学生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能够彰显教师的个人魅力,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加上一些肢体语言的交流,能够给学生留下很好的印象,使学生愿意去与教师说说心里话。

(三)提升学生运动技能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是以身体训练为基本教学手段,通过各个运动项目的训练,让学生从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增强学生的健康体魄。可以说,技术技能是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主旋律,也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掌握运动技能的主要领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一些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比较有难度,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一个强壮的身体,还需要体育教师通过创设新颖多元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技能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说到体育运动离不开学生的身体素质,所谓身体素质也就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灵敏性等机能,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表现。作为中学生面对重大的学习压力,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才能承担起学业重任,通过科学引导、适当地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并落实到每一节体育教学中去。

例如,在进行田径教学中跑步运动时,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就喜欢跑步,从学习、生活中获取足够的运动经验和丰富的跑步知识,这样教师就可以有目标、针对性的进行讲授,并不再像以往教学让学生们盲目训练,在课上围着操场跑几圈就草草了事。在进行跑步训练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的跑步姿势、呼吸节奏,运用正确的跑步方法和技巧,能够增加自身的耐性。还要强调的是跑步运动中的安全性,学会保护自己,保持有氧运动,注意不要跑步过多,容易导致负面影响,避免运动损伤等突发状况。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知识能够恰到好处地用到实际运动上,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行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发展核心素养的内驱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惯用全新教学法来增加课堂氛围,围绕学生兴趣来调动专注力。兴趣是远航的指明灯,是丛林中的指向标,是遨游天际时的探测器,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其学习积极性,培养体育运动技巧,继而使他们的初中体育学习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跑步学科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体育运动
热天跑步防中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超学科”来啦
其实,跑了你才懂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呆呆和朵朵(13)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