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武术课分层教学模式初探

2020-11-24孙亚杰开封市卫生学校

灌篮 2020年27期
关键词:武术分层基础

孙亚杰 开封市卫生学校

在中职武术教学中,因为学生体能素质、动作技能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对动作技巧的掌握,武术文化的理解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先天条件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课上所教的内容,而且渴望能尽快学习新的技术动作,由于正常的教学进度受教学计划的约束,使正常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显得较为简单,这部分学生会觉得内容太过简单,没有挑战性,进而导致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会觉得日常教学的内容太过复杂,难度也更加大,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正常的进度他们会觉得过快,每节课都有学不会的内容,随着进度的加快,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很快下降。在中职学校武术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能很好地避开这一弊端,使这种教学措施在全国迅速得到推广,使更多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获得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所教授学生的水平、兴趣爱好等,提前组织学生进行体能和各项技能的测试,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根据群体的特点有目的性进行授课,达到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完成指定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20世纪初,分层教学开始应用于学校教育中,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具有较长的实践经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分层教学,同时逐渐应用于体育教学中,体育工作者也对此做出了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其项目特点决定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职学生一般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武术、文化、家庭等背景也各不相同。对武术乃至体育教学更是存有较大差异。同时,学生自身的综合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爱好等也存在显著差异。只有进行分层教学,才能逐步解决武术课堂“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真正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中职学校武术课实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分层教学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武术的阶段性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班级中学生的武术基础不相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性,体能素质等身体条件存在很大差异,技术水平因此也不同,因此,武术课上如果全班采用同一种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会存在武术基础好的同学感觉进度慢,上课没意思;如果进度快,基础差的同学此时会感觉学习吃力,学不会,武术课上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应依据学生武术基础和身体条件特点,建立不同的分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设定不同目标,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快乐的上课氛围,使每一位同学都得到发展,使同学们在武术课上体会到成功和快乐,逐步建立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分层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武术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是为一位学生或者几位学生开展的课程,是为全班同学开设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武术的基本知识和动作技巧是武术课的首要目标。在武术课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根据不同组别的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对不同组别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标准,同时进行不同的辅导,考核标准也应不同。使不同组别的同学在各自的武术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学习速度、训练难度和评价标准,使每个同学都有相应的收获,这也是实施素质教学的本质要求。

三、武术课实行分层教学的积极意义

1.武术课实施分层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中职武术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武术基本功基础等存在差别,而中职武术课堂教学采用统一大纲,老师对所有学生采取一样的模式,具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学生,感觉学习的内容太简单,激发不了学习兴趣;基础差的同学会觉得学习吃力,产生厌学情绪,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同时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分层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为学生终身体育观奠定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强化学生上武术课的积极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促使学生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锻炼的习惯,为学生树立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有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大多以老师教、学生被动学的形式开展,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作为中心出现的,这样往往会形成填鸭式教学,教学效果差。武术课堂教学上,既需要老师进行技术动作展示,也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既需要教师运动技术的展示教学,同时更需要开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分层教学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是不同武术教学模式的又一次开展。

四、在中职武术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时机

1.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差距比较明显时应用。在武术学习中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不同,限制了他们的学习进度。接受能力强学得快,反之则慢。为了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好武术,这就需要引入分层教学。按照提前举行的测试,分为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在武术课上学习的进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在学习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可以应用。在武术教学中,有一部分动作难度比较大,这时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和武术运动基础的不同,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组的同学主要为体质水平差、身体素质也较差、武术基础不强。大多数时期这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所以针对这组学生主要采取以“复习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实用性练习”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对这一组学生进行训练,使其能加深运用动作技巧的基本能力。第二组的同学主要为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为普通,能主动学习、上进心较强,成绩中等的学生。所以针对这组学生主要采取以“巩固性练习——实用性练习——尝试性练习”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对这一组学生的训练,使其能在之前的运动基础上持续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第三组主要为基础扎实,采用的学习方法得当,武术课上接受较快的学生。针对这一组学生的训练,使其运动技能能够得到强化训练,进而获得优秀的运动成绩。

五、武术课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当运用分层教学法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及时注意学生的感受。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较差学生的一个伤害,对优秀学生是一个鼓励,是对较差学生的一个严重打击。所以运用分层教学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

2.注意发展学生爱好与兴趣。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的同时,尤其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武术练习,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促使全部学生都得到发展。

3.应熟悉掌握教学总体目标。教学总体目标是开展武术课教学的依据,离开了它武术课教学就会没有方向,只有全面熟悉、掌握总体目标,才会依据不同学习小组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才有可能把分层教学做的更好。

4.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同学情况。对教学对象了解的熟悉程度如何,是实施分层次教学成败的关键,作为老师在制定各组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确定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个全面了解,这样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才更贴近实际,更具有操作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武术课成绩。

5.在实行课前分组的环节老师要多注意: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刻意把基础差的学生当作各方面都差的学生,对各层次要一视同仁要注意灵活性。在武术课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有其优点和短板,不能将任何一位学生长时间的处于较差的组别中,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组别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分层教学是众多教学模式的一种,最终目的就是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因此每个组之间要有一定的衔接,应该时刻鼓励每一位学生努力进入更高的组别。

六、结语

1.在实行中职学校武术课分层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比较好,武术课分层教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武术课上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在学期末考试中的成绩也表明,武术课实行分层教学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每一个学生在武术上都有积极进行锻炼、比赛似的练习,那么学生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迁移到学习其它学科上,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同样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2.武术课实行分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分层教学之所以能促进学生个体性发展,就是因为科学的分组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压力,不同的组别学习经历让学生也有了成功的体验,这样反过来也会激发学生的个体的觉醒,进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猜你喜欢

武术分层基础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