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华武术在海外传播的价值思考

2020-11-24杨民庆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太极武术中华

杨民庆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活跃、最活力、最外显的载体之一,海外传播既是世界民族文化交流的需求,也中华武术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国内深化改革、对外深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思考中华武术对外传播的路径及其价值,对提升中华武术对外传播的质量与提升以中华武术为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之林中的地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启发作用。

1 中华武术在海外传播的路径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中华武术在海外传播的路径也愈发多元化,形成了万紫千红的大好形势。

1.1 华人移民传播

以中华武术在美国的发展为例,“华人移民是武术得以在美国传播的主要力量”,据此可以认为在世界其他国家,华人移民已经成为武术在海外传播的主要力量。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有:首先,创办中华武术武馆的传播中华武术。以当前在国际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太极为例,相关门派掌门人创办自己门派的武馆,是中华武术海外传播的重要力量和途径之一。例如一些武术派别在美国等国家采取了“段位制”,是海外武馆“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其次,其他汉语文化类学校的武术课程传播。以在世界各地流光溢彩的孔子学院为例,其开设的中华武术课程成为海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武术课程相对某种武术的武馆而言,前者能传播中华武术种类更多,如开设少林长拳、八卦拳、形意拳等,一般传授基本的武术套路为主;后者则对所属武术门派的武术传播更精深,如陈氏太极馆不仅要传授基本的太极套路拳法等,还会传授门派内的更多特色技术等。

1.2 武术比赛与武术交流活动

在现代体育赛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武术门类成为了比赛项目。从中华武术传播的角度,具有在海外传播功能的武术比赛有:首先,国际性体育运动赛事上的武术项目与专门武术比赛。如亚运会上的武术与专门的国际性武术比赛等,通过世界各国武术选手参赛与世界各国人民观看比赛的方式,激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中华武术的热情。这是目前中华武术在海外最激情的传播方式之一。其次,各种武术交流性活动与表演活动。以少林武僧团到世界各地的表演和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到中国学习武术的现象为例,通过精彩的武术表演活动和交流活动,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中华武术和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魅力。

1.3 文化艺术作品传播中华武术

含有中华武术元素的文化艺术作品在海外的发行,是传播中华武术的灵性路径。在海外比较受欢迎的有:首先,影视作品。以曾经风靡全球的电影《少林寺》为例,剧中人物李连杰所表演的小和尚觉远的中华武术,成为了该电影的亮点,不仅吸引了国内的武术爱好者积极地学习武术和传播,也吸引了其他国家的武术爱好者。此类影视作品还有《太极张三丰》、《太极宗师》与《咏春拳》等,成为传播中华武术的重要载体。其次,在综合文娱活动中的武术表演节目。如海外华侨在春节时举办的新春联欢晚会上表演的武术节目等,在增加了舞台表演艺术的元素后,使其更具幻象的美感,能极大地激发海外华侨与所在国家的人民开展相关武术的学习兴趣和日常训练积极性,据此实现潜移默化的中华武术传播。

2 中华武术在海外传播的价值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海外传播既是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民族文化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发展路径之一。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与传统文化的最佳结晶,其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武术的海外传播过程自然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在海外传播的实践中,除了中华武术自身的强身健体、抵御外侮与伸张正义等文化内涵外,还有珍贵的服装文化、图腾文化、儒家文化、绘画文化、造型文化、中医文化与战略战术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如“易传”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诠释了中华武术中的“太极”,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文化,并是道家文化的具象。另外,中华武术中的兵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体现之一,十八般武器的造型各美其美,其功能又各具特长,如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等,把中华文化中的几何学、力学、美学与攻守统一的战术学等文化凝结起来。因此,随着中华武术在海外的广泛传播,会有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展示出来,使得世界各地人民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华武术、认识中华文化,并积极地开展学习与融合创新活动。

2.2 推动传统武术项目与时俱进

中华武术中尽管大多数的技术技能与其他相关文化元素都是优秀的,但也有一些元素是偏离时代发展与新时代人们健身等需要的,对传统武术项目进行与时俱进地创新的是中华武术自身发展的内需,也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抛弃糟粕性的技术技能与其他的文化元素,并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主要是对那些武术运动中危险性高且封建迷信糟粕的元素抛弃,如在某种武术运动前举行某种祭奠鬼神的仪式或涂抹甚至直接饮用某种动物的鲜血等,保留那些健康、阳光、科学与美观的元素,使其健身、娱乐与医疗等功能更加鲜明。其次,强化项目融合创新。实践比较多的有武术护具创新、武术器材创新、武术动作技能创新与武术套路创新等。当前比较典型的是,在现代格斗武术的影响下传统武术实战技术技能创新,例如太极、八极拳、咏春等都在积极地探索能与自由搏击、拳击、散打等实战武术相抗衡的技术技能等。其他的如太极舞、搏击操等,把传统武术与现代健身、健美与舞蹈艺术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了更多元的功能。

2.3 加强与世界其他民族体育项目的互鉴

中华武术作为世界民族之林中优秀民族文化之一,以各种武术及其门派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或层面,展现了中华大地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与传播地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或武术产生文化碰撞或摩擦,也自然通过各种方式去展示各自的优势与特色。如中华武术在美国传播的过程中,武术宗师李小龙所创立的截拳道就是以中华武术作为根本,融合了咏春拳、跆拳道腿法、拳击与剑术等世界各国的拳术。另外,中华武术在海外的传播还能对传播地国家的武术形成启发,以日本的柔道为例,就是明朝时期日本人学习了浙江人陈元赟所带去的中华武术中的摔、拿、踢、打等技术,进而结合本国武术与国情创立了新的柔术流派。同样,在海外学习了外国武术的中国人,在回国后也会把相关技术技能引进来,为中华武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技能和其他的启发。

3 结语

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华武术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载体与内容之一,必然要张扬中华文化自信及其魅力。但在海外传播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滥竽充数的假传播、浑水摸鱼的伪传播、张冠李戴的乱传播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武术及其传承人的形象。建议:在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下,以“计划性传播、民间拳师和武术组织”为实体传播主体,以“影视作品为载体”为“无意识传播”主体,以各种赛事为兴趣激发性传播主体,以华人华侨武术活动为文化氛围性传播主体,打造一个立体、全面、科学与正宗的武术传播网络,为弘扬中华武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武术层面的贡献。

猜你喜欢

太极武术中华
太极
游太极洞
中华武术
『太极+』,未来可期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