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猜测”环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0-11-24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中心学校
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中心学校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科学课老师们不断地尝试以“猜”激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课堂学习,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所思、所想,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猜测”作为小学科学探究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屡见不鲜,猜测验证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动手实验,交流汇报,归纳总结,掌握有关科学知识。
一、激发学生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引起兴趣
怎样才能激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呢?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我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如在教学《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应用《乌鸦喝水》故事引入课题,学生直观上造成的错觉就是大部分物体在水中都是下沉的。然后老师拿出一个实心橡皮泥问学生:这个橡皮泥在水中是下沉还是上浮的呢?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下沉”,老师在不经意间把橡皮泥捏成半球形的空心体,放在水中,结果橡皮泥浮在了水面上,这和学生的想象完全错位,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些学生又说橡皮泥在水中是浮的,老师拿起一个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结果橡皮泥沉入了水中。通过演示,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二、猜测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和假设是探究活动的基础,引发猜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的前提。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幻想,敢于猜想、假设,但是,受知识、经验的限制,有时会提出一些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想法,这时教师非但不能讽刺打击,给予抹杀,反而应该加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让他们保持思维的积极性,给予他们敢想的胆量。因为这些看似可笑、错误的想法,总是蕴含着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成果。那些不拘一格的猜想,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蕴含着可贵的创造性。通过大胆猜想,从而引发浓厚兴趣,学生会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这种机会在教学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信手拈来。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编制一些问题让学生去猜想,鼓励学生在猜想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设计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结论,从而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与成功感,兴趣就会大增,这就给教学带来不可忽视的效果。
三、猜想可以开发学生思维潜力
学生在课堂上要研究的问题,往往是他们一知半解或是陌生的。要作出猜想,除了要积极思考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有关这个问题的经验支持。对于小学生来说,最有意义的猜想是在学生充分活动、拥有自己的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有结构材料,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教师给予帮助和引导,再充分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可以极大地开发学生的猜想验证的思维能力。
科学上的一些重大的发现就是通过科学家大胆猜想后,经过精心的实验、分析、研究而得出科学结论的。小学科学课堂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探究。因此,教学中适当地设计出好的猜测问题并艺术引导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唤起学生的好胜心和创造力,是引导猜测的有效方法。
总之,猜测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程序之一。在科学教学中,猜测作为学生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技能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一个有效的猜想必将引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深入而高效地进行、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增添无限的动力,但学生猜想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引导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