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互联网+”创新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思路与步骤
2020-11-24南宁学院林绪东
南宁学院 林绪东
1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互联网+”创新立体化教材开发的意义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二手车市场发展非常迅猛,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 572.1万辆和2 576.9万辆。按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发展规律,成熟的汽车市场二手车交易量是新车的2倍~3倍,二手车交易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为了满足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人才急剧增长的需要,应用型高校与汽车相关的专业基本都开设或新开设有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但与之相配套的应用型教材却严重滞后。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学术型教材,理论性很强,而配套的教学资源又很少,与当前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理念相差甚远。
2 “互联网+”创新立体化教材开发的特征
立体化教材应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求,提供各种学习和教学资源,内容上包括相关案例、题库、课件、教案等,形式上应包括主教材、辅导教材、教学网站、电子资料等。
从内容呈现方式看,立体化教材可以通过文字、插图等静态形式表现,也可以通过在纸质教材中嵌入二维码的形式,把动画、视频等数字资源呈现于教材中。
立体化教材设计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应用对象、不同应用环境来进行设计,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实用化的教与学的需求。同时,教材的各组成部分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上要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
3 当前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教材现状分析
通过对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近5年出版的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教材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对于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的核心技术鉴定部分,大部分教材内容都是二手车静态检查、二手车动态检查、二手车性能仪器检查、事故车的判断与检查。这些教材还是传统学科思维,大多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的核心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结构,章节编排无新意、理论性强、黑白印刷、图片少,内容没有根据实际岗位需求知识来选取,吸引力不强,难以理解。教材缺少对实质教学方法的探讨、教学设计、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大部分教材配套的都是PPT课件,有些甚至连PPT课件都没有。配套的PPT课件质量差,只是教材上的文字搬到屏幕上,视觉效果差,吸引力不强,和当前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严重脱节,根本谈不上立体化教材,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满足教学实际需求;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过程,不利于师生互动;交互性、互动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4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互联网+”创新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思路
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的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当前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重新编写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的纸质教材,制作教学课件、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视频库及试题库等教学资源,最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成“互联网+”创新立体化的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教材,具体的开发思路如下。
(1)企业调研与素材的收集。教材开发人员到合作企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岗位的能力要求、知识要求并收集相关的素材。
(2)对当前使用的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教材进行分析。根据企业调研得出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传统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找出不适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内容,并制订出教材的编写大纲。
(3)解构和重构教材内容,编写纸质教材。根据前面的分析及制订的教材大纲,对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的教材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融入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思想重新编写教材。
(4)建设教学资源。编写完纸质教材,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根据教材内容、企业实践时收集的素材制作教学课件、视频、实训指导书、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
(5)整合成“互联网+”创新立体化教材并上线。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把相关的资源整合成“互联网+”创新立体化教材,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发布共享。
5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互联网+”创新立体化教材的开发步骤
立体化教材包含纸质教材、微课、课件、题库互联网资源等,收集一手资料,根据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融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整合相关资源,是立体化教材开发的基本步骤。
(1)素材的收集。课题组成员利用暑假和平时空余时间到校企合作企业,一边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岗位的知识需求,丰富实践经验,一边收集教材编写所需素材。比如事故鉴定中纵梁、A柱、B柱、C柱等事故图片、视频,泡水车痕迹图片、视频,调表车的痕迹图片、视频等,为教材的编写做充足的准备。
(2)微课的制作。二手车鉴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知识难点凭文字描述、图片展示都无法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对二手车的车漆、缝隙、纵梁、A柱、B柱、C柱、内饰、发动机室、行李箱、汽车底盘等进行检查鉴定,同时进行视频拍摄,剪辑制作成贯穿二手车鉴定、评估、收车、销售全过程的微课视频,为教学课件和纸质教材制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课件的制作。课件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课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以二手车经营过程为教学设计路线,设计好业务洽谈、事故车鉴定、泡水车鉴定、调表车鉴定、动态鉴定、价格评估、交易销售为课件框架,利用收集到的图片、案例材料及制作好的微课,制作成集声、图、动于一体的教学课件,具有较强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4)教材的编写。把职业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融入到教材编写中,首先以岗位知识需求选取、组织教材内容。以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过程设计编排教材内容,把采集到图片、案例融入到相关的内容中去,编写成一本融合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的彩色印刷教材。对于文字和图片都难以描述清楚的鉴定过程,通过嵌入二维码,实现教学微课、教学视频和动画演示等数字化资源与纸质教材的关联和互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并实现更佳的教学效果。
(5)微信公众号教学资源上线。利用现在流行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以手机为工具,以互联网为载体、自媒体快速传播的特性,整合课件、微课视频、案例、试题库等资源建成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微信公众号教学平台,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6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互联网+”创新立体化教材的创新点
以二手车经营中的事故车鉴定、泡水车鉴定、调表车鉴定、二手车收车销售四个主流业务组织教材内容,与现代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融合,把复杂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呈现,把复杂的鉴定项目进行分解,通过大量彩色图片进行重难点展示及视频解说,还配有微信公众号资源,可以说是真正手把手教你鉴定评估二手车,这是教材的最大特色和创新。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是汽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教材的建设,应以“实践应用”为导向,强调动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新形态教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二手车鉴定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