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企业法务新使命
2020-11-24法人李辉张宏光李婉宁
◎ 文《法人》特约撰稿 李辉 张宏光 李婉宁
提供专业实效的法律服务,是法务工作打造良好形象的服务窗口,也是法律部门在企业合规经营中发挥价值作用的重要体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的产品、新的业务、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新的管理方式形态云涌,业务内容与法律服务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业法融合工作方式成为法律工作的新挑战,也是依法治企在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法律服务,编制法务工作新名片,是法务工作者面临的时代命题。
数字化时代,传统的生态已经上升到文明的高度,从生态升级到生态文明。生态构建要尊重生态学规律,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因素带入,在信息交换过程构成统一整体,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以此为鉴,法律人员在工作同时要不断创新,法律部门要将其他职能部门作为自己的内部客户,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主动营造“业法共融微生态”,促进企业业务发展。
聚焦基本法,以宪法为基石培育全员法律理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做出贡献,企业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遵从宪法,弘扬法治精神。从学习宪法开始,推动全体员工知法懂法尊法守法。
资料图片
首先,抓住“关键少数”,把宪法与法律学习纳入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必修课,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员工是守法用法的原动力,企业要结合每年国家发布的宪法宣传主题,开展宪法知识竞赛,组织全体员工参加网上答题,从多个角度学习新知识,加深理解宪法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过程中的基石作用。此外,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善于利用经营场所的大屏幕播放宣传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利用互联网平台,播放一些介绍宪法知识的微视频,营造企业的法治文化氛围。
结合行业特点,运用专业法保护企业利益
每个行业中,由于企业的经营范围不同,主营业务不同,所以经营特色也不尽相同。以通信行业为例,网络安全是通信企业的发展命脉,具有极其鲜明的行业特点。在企业内部,法律部门要与网络信息安全部门联手协作。结合业务实际,从网络运营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沟通互动,组织员工学好用好网络安全法。
将法律作为保护企业利益的强有力武器,主动探索如何遵从法律规定、丰富完善企业的网络安全保障手段。同时,要主动追踪业务保障体系的脉络与源头,对省、市、县不同组织级别一贯到底。不同层级的组织部门,都要结合运营职能与管理责任,梳理网络安全法中涉及的网络系统安全、业务运营安全、用户数据安全的规定,全方位做好行业相关的专业法的普及工作。将“外法”转化为“内规”,帮助全体员工学习、应用网络安全知识,将守法落实到岗位职责与具体实践工作中。
嵌入式支撑方式,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
客户服务是服务型公司非常关注的工作,客户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大量的客户咨询和投诉,具体情形非常复杂,经常会涉及一些法律问题,存在着大量的引诉纠纷隐患。在通信行业,法律部门的做法通常是主动与客服部门协同工作,从最低消费规则适用、手机号码的权属性质、手机号码靓号规则、分期金融产品风险、用户信息安全保护等行业重点风险点出发,梳理出客服工作中常见的重点法律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法律建议,推出法律服务定制化的创新举措。
为特定岗位人员提供个性化法律服务
资料图片
一些企业在改革进程中积极推进“全生产场景划小改革”,旨在释放微观主体的工作活力。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把划小单元的管理者称为小CEO。每个划小单元都如同一只麻雀,体量虽小但五脏俱全,涉及的法律问题十分琐碎繁杂。小CEO的业务压力大,面对的事情多,在处理法律问题上投入的精力有限。因此,法律人员要主动深入基层,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了解其日常管理和生产中常见法律问题,以小CEO的视角去观察。从业务拓展、故障检修、设备维护、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提供规范的常见法律问题解析意见及建议。结合企业特定岗位人群的特殊法律需求和痛点问题,将法律服务送到小CEO身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
开发法律课程,提供普适化法律服务
随着国家推动智慧国家、智慧政府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随之进入快车道。各个企业的创新型业务迅猛发展,遇到的法律问题日渐复杂,对法律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快。采用标准化、普适化的方式开展工作,可以很好地提升法律服务的规范性和高效能,推动法律服务迭代升级。
一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持续提升法律队伍的自身素养。国家立法体系的强化需要法律人员及时进行知识补充,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求法律人员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例如:设立云讲堂,就是一种新颖务实的培训方式。可以持续开展类似的法律人员再教育系列活动,加强法律人员的团队合作;每周举办一场练功比赛,各地法务人员轮流担任讲师亲自授课,介绍自己工作中实际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处理方案。主讲人可以通过复盘解码及思考整理,将个人的工作经验萃取出来。既可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又与团队成员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成果;既发挥了示范效应,又共享了管理智慧,一举多得。
二是积极拓展法律服务新阵地,录制微课服务企业的全体员工。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拓宽法律服务界面,为员工提供自主学习平台。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内容,收集日常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应对建议并录制成微课。课程内容以案例为主、知识为辅,通俗易懂。这些微课构成了一个个知识点清晰、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法律小常识资源包”,营造出真实生动有趣的法律微资源环境。
在课程开发中,要注意内容接地气,便于员工理解记忆;抓住员工的兴趣点,让员工爱看爱学,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实效,针对常见法律风险点提出简单处理步骤和方法,方便员工现学现用。互联网微课的形式拓展了法律服务的新阵地,让法律课程“新”起来、“活”起来,让法律服务做到了微型化、便捷化、常态化。
三是推出系列法律课程,纳入企业员工再教育大体系。如今,很多企业都设立了网上学院,作为全体员工再教育的大平台,汇集了企业各专业的课程,登录入口直接,员工使用频率高。法律部门也要借助企业的通用资源,增加服务触点。结合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实际,从合同、担保、婚姻、侵权、继承、反不正当竞争等多个领域,进行全场景课程规划设计,推出系列法律课程。法律课程的学习应纳入员工再教育大体系,将法律素养作为员工职业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供贴心到位的法律服务,是法律部门作为企业内设部门服务企业的重要责任,法律人员的服务工作可以保障企业依法运营,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软实力。扎实做好法律服务工作,从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多层面推动企业法治建设,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