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路径

2020-1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1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关怀人文

(武汉轻工大学体育部 湖北武汉 430023)

目前,我国的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体育也逐渐体现出了竞技与功利性的势头,这就导致了体育的本质、目标以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都遭到了弱化。基于此,不论是对学生身心健康还是体育精神的建设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彰显的意义

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应当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与人文关怀理念相融入,这就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得将学生进行等级上的划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入,通过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路径,全面践行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其成为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

2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体现

2.1 人文关怀理念的缺失

目前,我国很多的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其实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在身体方面的锻炼,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由自然环境带来的乐趣。但是从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来分析,学校方面更注重的是学生在学科中的成绩,也就是说,是将体育教学当作教学的任务来看待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很难挽回学生体质逐渐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更注重的是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体育精神的融入,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体育教学抱着一种可学不可学的心理,而又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在体育学科建设和经费方面也有所体现,比如进行体育教学的场地难以满足当前教学的开展、缺乏学生进行日常锻炼的基础设施等,以上这些都集中体现出了人文关怀理念的缺失。

2.2 个体差异关怀不足

目前,依然有很多的学校在体育教学的工作中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怀严重不足现象的产生,甚至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不能给予很好的关怀。而在我国很大一部分学校中在体育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方面依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那些在身体方面存在缺陷的学生更是考虑得不够周全,其实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更需要的是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关怀。这就需要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使他们能够拥有最基本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以此来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进而获得在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应有的能力。所以,更应当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在身体方面存在缺陷和学习能力较差方面的学生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

2.3 体育教育目标脱节

随着体育新课程的改革和深入,要求体育教学的目标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和综合的发展,这其中其实就囊括了对学生的人文方面的关怀。诚然,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却与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严重脱节的。比如新课标下的体育教育的目标具体体现于以下5个方面。即: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不断提升自我体育运动技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健全心理发展以及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适应能力。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并没有结合体育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体育教学的实践,仅仅是围绕教育部门的统筹安排去设置体育课程的,也只是为了能在学期结束的时候能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而对学生展开体育教育的,与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目标严重脱节。

3 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路径

从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体现的分析中得知: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依然具有诸多困扰的因素,以下是笔者对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路径,期望能为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带来帮助。

3.1 革新教学观念,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导向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注重的是对学生体育竞技和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学生也正是由于受到了这样的影响也开始注重在体育中的技巧性和功利性,这与真正的体育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而要想切实地解决这一问题,革新教学观念进而以人文关怀为导向去展开学生的体育活动,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学校应当重新的认识体育精神的本质并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地转变体育教学中竞技与功利性的观念,帮助学生实现精神与物质、健康与科学的高度融合。第二,体育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在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技能的过程中还要通过相应的体育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获得强健体魄的过程中也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学校要积极地革新教学的观念并对重新定位体育教学的理念,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也要逐渐向着服务型的方向转变,而教学的手段也要由传统教育的灌输向着引导的方向转化。

3.2 加强师资建设,以人文关怀为理念为核心

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教师除了要及时地变革教学观念,其自身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相应的教学能力。因为,唯有注重和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才能充分彰显体育精神中的人文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第一,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因为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所经历的事情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的个体差异也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为了有效地在体育精神中体现人文关怀,需要的是教师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第二,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因为学生在心理、生理和智力方面都已成人化,所以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要将每一位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尤其是在人格的建设方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应当是平等与和谐的,在遵循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给予包容的心态,在良好的氛围中去发现和解决体育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人文方面的关怀。

3.3 创设教学氛围,以人文关怀理念为环境

创设教学氛围,以人文关怀理念为环境的体育教育是人文关怀在体育精神中融入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而人文环境背景下体育教学氛围的创设主要是指学生思想与文化的氛围,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而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去展开相应的体育活动,能给学生的身心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以此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通常来说,将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是需要体育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一方面,将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充分的利用起来,让优秀和高效的体育资源融入到体育教育的娱乐和功能中,助推体育教育组织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将隐藏于学校的体育功能挖掘出来。另一方面,为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其中物质文化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物质文化指的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运用到体育器材、场馆等方面,这些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都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开展体育锻炼中的必备物品。因此,教育部门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的融入不仅要注重的是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输入,还应当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应当在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建立健全多功能的体育设施,为学生创设集娱乐、健身和休闲为一体的体育教育环境,让学生能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体会到来自人文方面的关怀。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彰显人文关怀理念,不仅响应了教育改革号召背景下的应对之举,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和综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说,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人文关怀理念在体育精神中融入的重要性,分别从革新教学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设教学氛围等方面出发,落实和推进体育精神中的人文关怀理念。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关怀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
人文社科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