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解决策略
2020-11-24李军南阳理工学院
李军 南阳理工学院
加强体育课程教学的课外训练,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锻炼学生强健体魄。强化体育教学需要高校改进教学手段,强化体育教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近几年,体育教学手段并未达到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强健体魄等目标,与社会对体育教学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体育课程课内课外教学,引导学生课下进行自主锻炼,以此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目标,促使体育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
体育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形式和体育教学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着重学生体质锻炼,现代化体育教学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现代化体育教育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的质量是体育教学发展的衡量标准。通过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能够发展自身的运动细胞,展现自身运动水平和能力,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锻炼身体同时,亦能够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全面的发展。体育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体质,更对学生智育和德育方面得到发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道德品质与人际关系处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体育教学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技术技巧和体育理论知识进行体育教学以外,在强化学生体能和体质的基础上,将学生情感、理想、意志力等作为体育教学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具有产业化的发展倾向,目前,我国体育教育对产业化建设发展并未达成共识。高校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体育教学转换为体育教学体制,实现体育教学产业化的目标。因此,体育教学产业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管理质量与发展。
二、体育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加上长久以来体育应试教育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扔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高校体育教育基础较弱,中小学体育是大学体育教学的起点。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发展不稳定,导致中小学体育与高校体育难以进行有效对接。首先。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不稳定,且出现扩张趋势。另外,中小学体育课程教育受到应试教育影响,中小学体育课程教育难以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主要原因是体育科目并未纳入升学考试中,导致体育课程教育呈现只说不做的趋势,甚至出现其他学科占用体育课程的现象。高校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体育运动技术对教师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高校扩展招生制度导致文化课教学不断提升、体育教学逐渐下降。此类现象导致体育教学专业的毕业生运动技能水平普遍较低,造成体育教学教师整体运动技能较弱,对专项技能掌握程度不足,难以胜任体育教学课程发展。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缺乏专业的考核内容标准,因此,各大高校学生运动水平差异性较大,无法满足现代体育教学发展需求。
三、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将体育教育纳入高考
从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三个层次升学考试,即是小学升初中、初中生高中、高中升大学。其中,体育教学仅仅在初中升高中时具有成绩,导致学生学习体育主动性和重视度不高。高校采用考试的方法监督学生体育锻炼,会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国外学校教育与考评体系中,对体育与我国相比重视度较高,国内对高校体育教学地位与考评体系存在较大的争议性。体育教育与体育专家各持己见,反对方认为学生身体素质差异性较大,无法确定体育考试标准,可能导致体育应试教育。但我国体育教学应列入中升学考试中,并与主科课程分值平等,能够更直接、有效的提升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度,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强健体魄的发展。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将体育进行划分,分为体能类、技能类等教学内容体系,并制定相关考评标准,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提升教师专项教学能力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对教师自身体育教学水平以及专项运动技能提出较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教师普遍理论知识较强,运动技能较弱,高校体育教师学历多为硕士以上,与以往体育教师相比,专项运动技能与教学方法运用能力明显弱化,难以满足高校体育教学预期目标。诸多高校发现这种发展趋势,并及时进行改进,比如,在入职考试中增加运动技能测试比例。从体育视角看,体育学科是最适合高校发展的学科,能够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宣传能力,满足体育专业的学生需求,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和改革的发展。
四、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生活环境与水平逐渐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改革,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专业化体育技能,树立新型体育教学观念,以此来稳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