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2020-11-24白雪菲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灌篮 2020年35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

白雪菲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

乡村振兴视角下,旅游业正在成为广大乡村地区从全面脱贫到全面小康最有力的内在驱动力量。尤其在近年来人民群众日益关注身心健康、渴望返璞归真和纯朴简约慢生活背景下,拥有绿水青山天然资源优势的乡村就成为城市游客的首选。不过,起步更晚、历练更少的乡村旅游显然不如业态成熟的城镇地区经验丰富。加之主客观层面各种缺陷或短板制约,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依然存在多种待突破的瓶颈,需要各地乡村积极探索优化、升级的路径。

一、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

(一)政策层面扶持力度不减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伊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成为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的重点。从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直至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战略规划的核心与关键。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加快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等在内,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扶持乡村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层面力度不减的扶持举措使各地乡村加快发展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也是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拥有的优质政策资源。

(二)经济层面累积日益丰厚

持续的政策性扶持使各地乡村焕发全新生机,在传统粮食产业基础上,不少乡村地区积极尝试创新产业模式。包括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多种畜牧养殖、发展林下经济等在内,多元化发展使广大乡村地区物质收入快速增加,经济基础日益牢固、扎实。日益丰厚的经济积累也成为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难能可贵的条件与机遇。

例如各地乡村全面开花的农家乐就是经济累积日益丰厚的客观展示。广大乡村人口利用自家宅基地建设集食、宿、游、玩于一体的旅游基础设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从蓝图照进现实。而在农家乐旅游的带动引领下,诸如林家乐、渔家乐等更多形式的乡村旅游产业迅速崛起,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图景。

经济是基础,旅游文化事业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日渐雄厚不仅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增效的根本前提,也是促进乡村旅游尽早实现系统性与规范化的先决条件之一。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挑战

(一)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薄弱环节

虽然乡村旅游发展普遍呈现良性态势,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实也决定了不少乡村地区旅游发展存在各种不足之处。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薄弱环节。

这些薄弱点既表现在最后一公里出村道路硬化、旅游餐饮住宿及其关联项目建设粗糙、原始等显性环节,也涉及网络信号覆盖缺失、信息高速公路断头等相对隐性环节。而无论显性或隐性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乡村旅游有序发展产生阻碍。

(二)局部性、分散化问题普遍存在

受到千百年来小农经济形式影响,不少乡村地区尝试发展旅游产业时也普遍受到陈旧落后观念的束缚。思想上的缺陷造成乡村旅游局部性、分散化问题普遍存在,这也是部分乡村发展旅游业始终低质低效的根源。

具体来说就是乡村旅游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同一地区乡村旅游从形式到内容往往相似、雷同,造成本地区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这不仅无助于农村人口在乡村旅游实践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会给整个区域乡村旅游全面发展造成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影响,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极其显著的不同之处。相较而言,东部、南部及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相对雄厚,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起步更早,且获得资金支持和资源投入力度更大,因而乡村地区旅游发展已与城镇地区十分接近。然而在更加偏远的中部、西部地区的乡村则截然不同。这些地区城乡经济整体水平不高,乡村旅游发展时间晚、历时短,且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匮乏、数量有所欠缺,因而造成这些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普遍是小步缓行的状态。因此,对这些后来者而言,发展乡村旅游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有条理地循序渐进。故,对大多数刚刚起步和正在爬坡阶段的乡村来说,发展乡村旅游应当首先着眼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在完善“最后一公里”进村路基础上继续夯实内部基础设施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尤其是在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的大环境中,越来越多城市人口倾向于节假日期间自驾乡村游。而私家车主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不少乡村旅游景点缺乏足够停车位。倘若无法找到价廉物美且安全整洁的停车场所,私家车主将不得不考虑当日返程。这势必压缩城市人口在乡村旅游的时间长度,进而不同程度缩减乡村旅游消费的各项支出。显然,一个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将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对乡村旅游而言确是需要着力突破的瓶颈。

又如在食宿、如厕等满足游人基本生活需求环节持续升级改造。尽管时下绝大多数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已实现了较为便捷的食、住、行。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如今的城市游人早已不再满足于最基础的吃饭住宿等生理需求,而是愈发追求舒适愉悦的旅游体验。倘若乡村旅游活动中产生了窘迫、不适的观感、印象,则游人极易去而不返,这对乡村旅游扩大受众范围、稳定游客数量都是十分不利的负面因素。因此,加快餐饮、住宿、如厕等基本生活设施的优化不仅关系到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水平,也直接影响回头客数量、左右乡村旅游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这是不少处于上升期的乡村旅游发展项目需要特别重视的环节。

不过,正如前文提到不同地区乡村旅游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区域差别,在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发展的主管单位、执行机构等要密切联系实际,深入分析自身发展现状,探索更加合理适当的建设路径。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等于盲目抄袭其他相对成功的实践案例。特别是缺乏资金投入、自身基础较薄弱的乡村地区在优化旅游基础设施过程中更要避免一步到位、贪大求全等错误思想与行为。只有立足本地客观现实不断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针对性、实用性,乡村旅游发展才能将有限的资金、资源用于最关键、最核心的部位,才能获得性价比最高的建设成效。这也是助力乡村旅游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结合区域特色提升集约化、集中化发展水平

不可否认,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存在更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除了客观层面各种物质、物资投入和使用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外,产业发展思想、管理理念等主观层面也较不少城市地区更为落后、原始。这也是造成不少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实践中经常出现低端化、同质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突破各种瓶颈和短板还需要结合区域特色提升集约化、集中化发展水平。

以浙江海宁地区围绕钱塘江观潮胜景开展乡村旅游为例。由于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钱塘江观潮的历史习俗,围绕钱塘江两岸的乡村和市镇纷纷开始尝试以观潮为卖点的乡村旅游。然而缺乏系统性规划设计和原始自发的产业模式导致这一地区乡村旅游大多采取家庭式或家族式经营,不仅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而且从产品类型、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均存在小、散、乱、差的不足之处。

因此,近年来该地着力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一方面,钱塘大潮的历史文化遗存始终是沿岸乡村旅游不容忽视的中心点,但这不表示所有项目都只能围绕这一个中心,而是可以有所侧重、各有突破。另一方面,海宁本地已逐步形成了包括种植养殖、采摘、桑蚕在内的多种田园生活与民俗文化体系,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情均可围绕观潮拓展乡村旅游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在观潮周期之前和之后可以尝试乡间生活式民宿旅游、田间种植亲子游、野外露营自然游、桑蚕纺织农事游等。而围绕钱塘江两岸的堤坝也是不可多得的环江康养健身资源。诸如钱塘江沿岸健步走、自行车骑行、青少年轮滑等都是可以开展的乡间旅游新形式、新项目。

(三)加强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从业者整体素质

如同海宁地区从事乡村旅游的村民大多缺乏高等教育背景一样,时下各地乡村旅游直接从业者队伍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管理能力差、思想意识落后陈旧等缺陷。这是导致不少乡村旅游低质低效的深层次原因。因此,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还需要加强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从业者整体素质。

比如县一级旅游主管单位安排定期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时间和频率,由当地职业院校安排主讲教师负责授课,由县级财政经费划拨一部分经费支持,再由乡镇、村、旅游业从业者等共同支付其余的费用。而教育培训的内容既要涉及旅游实践中各种技术和技巧,也要包括职业道德教育、敬业精神培养等思想层面的宣传和引导。只有兼顾理论与实践、思想和操作,乡村旅游教育才能培养更高素质、更加全面发展的从业者。这也是不断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提升的重要策略。

四、结束语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相伯仲。一方面,政策扶持力度不减、天然资源优势客观存在、社会发展趋势等都是乡村旅游快速实现规模化、扩大化的有利因素。但在另一方面,基础相对薄弱、较为原始和自发性的发展模式则是不少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无法回避的根本弱势。加之同质化竞争加剧、缺乏创新创造性等缺陷叠加。许多乡村地区发展旅游往往遭遇难以为继和低水平徘徊的困局。新的历史时期中,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旅游高水平发展不仅需要着眼于物质方面的持续投入,也要着力强化制度供给、教育引导、人才培养等更多环节。只有兼顾科学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管理模式,乡村旅游发展才能实现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的立体式飞跃,才能大幅提升乡村旅游业的系统性、规范化。这不仅是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科学化与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期乡村地区以高品质的现代旅游业带动全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
我们一起“云旅游”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小A去旅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