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酒性价比之选,向“叶公派饮家”说拜拜
2020-11-24刘琳MW梁同正
文 刘琳MW 编 梁同正
编者注:“有分级的酒就是好的,评分高的酒就是好的”—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前人为葡萄酒制定了很多“等级”和“制度”。各种分级制度为这一行业提供了一套简单易明的体系来阐述什么叫“好酒”,但这样的制度是否也在温水煮青蛙,让消费者乃至业内人士走不出分级制度划下的温柔乡,成为只认商标的“叶公派饮家”呢?
Real fine wines catch your heart by what is inside the bottle, not what is written on the label. Regardless its hierarchical position, or its origin, well-made wines deserve to shine through. Lin Liu MW pointed out the trap of "label drinkers", and proposed wines at good price quality ratio.
读WSET四级时,还是一个葡萄酒小白。认真看了“考官忠告”(Examiners’Report),提到盲品中有很多考生傻傻分不清年份香槟和非年份香槟,于是专门作了练习。考起泡酒那天,带了一瓶年份Bollinger,打算考前再加深点印象,顺便喝点酒提提神。
正好有同学在场,就邀请一起盲品。一位男生喝完,皱皱鼻子说了一堆很不待见的话,大意就是这哪儿来的地摊货。揭晓谜底后,这位大大咧咧的男生倒也并不尴尬,又给自己斟了一杯,一饮而尽之后,把剩下的酒也承包了。他成了我人生中认识的第一位label drinker —“叶公派饮家”。
后来碰到不同款式的label drinker。有不到某个价位不喝的,只喝勃艮第的,只喝意大利的,起泡酒只喝香槟的,只喝“自然酒”的,最近还听说某个做酒评的不喝14%度以上葡萄酒的。经常盲品的人都知道,这些主动给自己套上的枷锁,很容易就能分崩离析。
莞尔一笑之余,更多是觉得可惜。葡萄酒的多元和超出可控范畴的变量,于许多人是引人入胜的精髓所在。没想到那些穿梭着人文精神和地貌风情的酒液,竟也逃脱不了“原生地鄙视链”和“种族歧视”。
继期酒评分出来后,也有一些朋友辗转或直接表达了对个别评分的不同意见。无论是质疑常常被人诟病的期酒不稳定性,或者是对品判能力或个人倾向有疑虑,都是交流异见的合理前提。但有不少意见,竟然是关于没有贯彻波尔多既成的等级制度,或体现销售价格的。比如一些酒庄的二军酒或者三军酒的打分可不可以高过另一些酒庄的一军酒,诸如此类。
对于“等级”和“制度”的遵从与否,跟酒评家的生命力息息相关,当然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所有在产业链上的人,出于自我保护,维护自身利益,抵触不和谐音是可预见的正常商业行为。遵从“等级”和“制度”,大家都能相安无事,在舒适区和平共处。如果能出现James Suckling先生这样特别善于将后进先进一视同仁、满分酒爆仓的酒评家,那对销售链的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就是帕克之后的救命稻草。但这场雨能下多久,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他老先生是马上就要锅满瓢满地退休去了,这个行业还要继续。怎样继续?
一个行业要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往往不是出路。尤其是一个受众有限的行业,尤其是一个动动嘴就能查验品质的行业。大家都说葡萄酒行业难做,大家也都时不时搬出“情怀”大山,但要跳出舒适区,却又往往缺少临门一脚的魄力。说到底,波尔多名庄对大多数葡萄酒企业来说,是不得不备的硬货,但价格和利润空间又透明轻薄得了无生气。这个怪圈怎么破?大潮流也已经指向其他国家和产区了,在固守并捍卫等级制度之外,寻求突破才是正理。
真正的fine wine,是靠征服味蕾取胜的,而不是跟酒评家的政治角力。真正具有黏合度的葡萄酒爱好者,买的是酒而不仅仅是酒标。要培育葡萄酒爱好者的忠诚度和信任度,就要传递诚实的心意。
这种诚实,需要一个产业群体的共同努力。不是卖意大利酒的diss法国酒,做中国酒的diss外国酒,旧世界diss新世界,余不一一列举。普天之下,好酒千样好,坏酒一般糟;这不分国界、不分品种、不论资排辈。
下面列选的是2019年期酒品鉴中,我觉得性价比卓越的一些酒,献给真正爱酒的人们。
注:
· 这里所指的性价比,仅限于饮家的所得/付出,跟投资潜力无关。我也不会作任何投资方面的分析。
· 遗憾的是,国内价格因为酒商有种种顾虑,未能提供。期酒价格会有变动可能,请大家劳神查看liv-ex为准。但也请注意liv-ex显示的价格为进口商从波尔多拿到的价格,并未计入各种税费以及分销渠道正常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