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及应用

2020-11-23卢彦君

写真地理 2020年3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数学

卢彦君

摘 要: 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产生内心需要,促使小组成员形成对目标的认识及个人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在活跃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參与度大大的提高,这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革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合理创建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合理设置合作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适时的参与指导,最后还要做好教学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6.206

引言: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学生总是觉得数学难度大、不易理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之前“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去教学,受到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的限制,必然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改变教学方法,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一定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在共同讨论教学中更为高效的学习知识,并实现自主探究能力、团结协作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及类型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改变,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负责组织和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而且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都会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任务,从而形成一种“组内团结协作,组间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获得了高效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1 角色扮演模式

组内成员之间不再是同学关系,其中一人扮演教师,此人需要更加努力,才能领导和监督其他组员,组员感受到压力,积极的思考问题,力争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1.2 竞争模式

竞争模式是最常用的小组合作模式类型,就是教师给出合作课题任务,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各小组之间比拼最终的完成时间、效果和合作过程,教师需要综合各种指标进行评判,评选出最佳小组给予奖励。在这样竞争模式下,各小组为了荣誉都会团结一致,每个成员也是力争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最终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本文主要探索的合作类型。

1.3 伙伴模式

伙伴模式,就是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自行组建合作伙伴,伙伴之间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相互帮助完善,直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组间没有竞争关系,是一种这对较为简单问题的讨论活动[1]。

2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1 创建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之所以称之为小组合作学习,首要任务当然是要创建学习小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参与进来,确保小组划分的公平合理。教师要坚持“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整体分组原则,首先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然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匹配等因素,尽量做到均衡的划分,每个小组的人数可以控制在5-8人。创建学习小组以后,还要明确责任分工,共同推选出值得大家信任的小组长,然后再设置纪律员、发言员、记录员、资料员等职务,当然职务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依据表现不定期调换。

2.2 合理设计合作问题,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给出合作的主题,教师所设计的合作问题必须是难度适中、具有趣味性、抓住重难点的,要能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并且最终通过合作能够获得结果,感受到合作成功的乐趣[2]。比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可以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对人民币其实并不陌生,你都知道人民币包括哪些面值呢?”小学生在生活中常常接触到钱币,每个人都能说出哪些面值,但可能并不齐全,这时就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分享,最后获得一个完善的答案,当学生夸奖小组的成果时,相信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是高兴的,他们慢慢的会喜欢上这种合作带来的成功乐趣。

2.3 以学生先独立思考为基础,共同进步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总体原则是学生之间的共同讨论,但这是建立在每个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教师刚刚给出问题,每个小组就开始讨论,缺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环节,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不利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的锻炼和提升,这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相违背[3]。比如在讲“商的近似值”这一知识时,教师提出问题“102÷7=?”此时应该每个学生自己思考和动笔计算,之后再与小组成员进行核对和讨论,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学生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可以帮助后进生得到提高。

2.4 教师要适时参与引导,辅助完成讨论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讨论活动,但此时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坐到一旁放任不管了,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来回巡视,认知观察各组的讨论紧张状况,要鼓励那些性格内向和成绩差的学生积极参与发言,对于意见不一的争吵行为要及时协调,对于合作中遇到的瓶颈可以适当点拨,从而辅助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地完成讨论任务,得出一个讨论结果。

2.5 注重教学评价,确保合作的有效性

在开展完小组合作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提出了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此时就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评价,确保合作的效果,而且学生也很渴望得知结果,并希望获得赞扬。教师对于评价的内容不能只看结果,还应该结合个体表现、讨论态度等指标,而且要重点关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表现,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赏,使其充满学习信心[4]。另外,在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之后,一般就到了课堂最后几分钟,此时教师还应该留出一段时间帮助学生梳理整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为他们课后的巩固和讨论给予明确的指导。

结语: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当前广泛采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教师要合理组织和运用这一模式,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充满兴趣的参与探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金屏.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7(05):118-119.

[2] 沈连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04):80-8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数学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